2)节114 临安大剧院_我在南宋能网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磨机中磨成粉末……在这里工作的工人每个人都带着玻璃面罩,面罩下方连着类似猪鼻子防毒面具的皮革软管,软管连着背后的气囊。

  每隔一段时间,这些工人就将球磨机停下来,打开出料口将那些粉末倒出来,再将小颗粒的石头重新添加进去。

  尽管出料口已经有减少粉尘的处理了,但实际上那里的粉尘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工业革命时期,水泥厂的工人们可都是无房户的接触这些粉尘的,天知道这些人的肺里要积累多少粉尘。

  肖恒现在虽然已经算得上是剥削阶级了,但至少他还不会那么穷凶极恶……至少让这些工人们能够顺利的活到老,不要让他们白白的死在工作岗位上。

  这种玻璃面具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工人们除了脸上要佩戴这些玻璃面具之外,头上和也要带着能将头发兜住的帽子,但身上就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了——之前好多工人甚至会脱光衣服只穿个内裤干活,然后粉尘和汗水沾得那叫个惨不忍睹。

  要知道石灰这种东西可是有腐蚀性的,其他的矿料也对皮肤有一定的损害,所以在肖恒三令五申,甚至设立了安全主管的情况下,这才让所有人穿上了衣服……

  肖恒巡视了一圈觉得非常满意,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按照安全规范来操作,整个生产过程也没看到什么安全隐患。

  看完了这边,肖恒又去了一趟水泥窑那边——那边的人多了些,主要是砖厂仍在全力生产,由于肖恒还没心思研究全自动制砖机的关系,这边要比水坝工厂那边消耗更多的人力。

  这边与粉尘接触的人,也与水坝工厂那边一样,都戴着面具和帽子,老老实实的穿着衣服……

  肖恒找来负责人问了下产量问题。

  这个负责人姓孙,是最开始的那十户人家之一。

  随着老卢的位置越来越高,底下也需要其他人帮忙分担压力,而最早的那十户人家之中,除了天赋实在太差的之外,都已经渐渐的担任起了比较重要的岗位。

  例如眼前这个孙三就是如此,原本他也只是个老实巴交大字不识一个的种地汉,可随着夜校制度的推广,现在的他居然也能读能写了,而且为人处世上极为认真,最适合负责这些具体的事物。

  问过了水泥产量之后,肖恒有些皱眉。

  尽管他已经将绝大部分的人力投入到水泥生产中来了,但实际上的产量却并不教人满意……事实上别看肖恒这边铺开了这么大的摊子,可实际上的水泥产量甚至不足一些现代意义上的“小作坊”,而且不是差了一点半点,而是差得夸张……

  考虑到肖恒现在所能得到的稳定能源就只有水力,而且还是能量利用率极低的物理传动……所以说电这种东西真是个非常伟大的发明,在现代只要有电,工厂的各种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