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百四十七 钱袋子的问题_游戏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当时被北洋政斧控制的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透支了几千万元,然后嘛,皇帝没做成,这个钞票也花了,于是就挤兑了。这个事件史称“京钞事件”,当时交通银行因为亏空太多就停兑了,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却在宋汉章、张嘉璈的指挥下敞兑,顶过了这个风潮树立了信誉。不知道这次,那些银行有几家能顶住兑现风潮?

  到1925年前后,中国银行发行的钞票已经高达一亿元,这一亿元的钞票理论上要收进一亿元的银元,而且这笔钱都是不要付利息的。这对中国银行来说就是每年几百万的利润!如果现在要让法币抢了饭碗人家中国银行能答应吗?

  而且还有一个换钞票业务也会因为法币而泡汤,所谓换钞票当然是包括钞票、银两、各种型号的银元,铜元之间的兑换。呵呵,麻烦的要死!对工商业者来说都成本,对银钱业者而言都是手续费,换一次就赚一次钱!这种买卖无风险高利润,如果以后的钞票统一成立法币,银元、银两全部退出,这下换钞票这项事业不也就没得玩了吗?

  为了保住自己的金饭碗,顺便再抵制国民党右派是阴谋,上海的金融业者们便团结起来,推举宋汉章,李铭为领袖,抵制法币进入上海。当时的上海就好比是中国金融业的心脏,而钞票和银元就是血液,如果法币进不了上海,就好比是血液进不了心脏,这样也就无法进入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了。

  对于这种情况,国民党当然是不能容忍的,连病退中的孙中山都大发雷霆,于是主角罗耀国就只好去配合宋子文,张静江去和上海金融业的大亨们谈判!这个意思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咯。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