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水点桃花,双面对花芙蓉的难度_直播鉴宝:宝友你很不对劲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瓷器,后面有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套瓷器,传世价值甚至和元青花相媲美。”

  “十几年前,一只确认是真品的瓷碗,拍卖出了近两百万元。”

  “当然多鱼宝友手里这一个,还有这个筷子筒,都不是那一套,只是当初实验用的试验品。”

  “所以,我说你们刚刚猜的是对的。”

  宁帆说完,整个直播间陷入安静。

  宁帆这么说完,他们都知道了这个瓷器的使用人的身份。

  咽下口水,不知道怎么说。

  也明白了为什么宁帆说这东西是文物。

  这必然是文物了!

  宁帆继续开口。

  “只不过你们说的还有些问题。”

  “这个图案,不是你们说的什么枯枝梅花,而是有专门的名字叫做翠竹红梅。”

  “相应的还有水点桃花和双面对画芙蓉花两种图案。”

  “不过三种图案的要求是一样的,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以现代的瓷器烧制工艺,达到了传说中的柴窑瓷器的特点,唯独青色改成了白色。”

  “价值可想而知。”

  直播间众人的眼神死死钉在屏幕上。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过眼前这个普普通通的筷子筒居然是这个价值。

  沉默好半天,终于有人问出关键。

  “宁大师,那都是试验品,这个价值,应该不会很高吧?”

  “错了。”

  宁帆当场反驳宝友,认真道。

  “这一批瓷器,不是官窑,胜似官窑。”

  “不考虑使用者身份也是夏国历代瓷器中的佼佼者。”

  “制作过程精选了景德特有的高岭土,齐聚了所有的制瓷大师研究。”

  “而且每一位大师只负责自己最擅长的一部分工作,也就是你们刚才说的流水线工作,是集合了整个大夏国最优秀的制瓷大师们做的。”

  “这才能让人工制作达到了机器一样的精细感。”

  “烧制的时候更是让窑温达到了一千四百度,比寻常的瓷器足足高出了两百度。”

  “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才能满足高品质瓷器的需求。”

  “最后,还有工艺的事情。”

  宁帆说到这,微微摇头。

  “这里的都是翠竹红梅,你们难道就不好奇为什么没有水点桃花和双面对画芙蓉花么?”

  宝友们都觉得宁帆这问题有点多余。

  图案嘛,有一种自然有别的,恰好见到这个而已,不奇怪吧?

  “当然奇怪。”

  “因为只有这个翠竹红梅可能流传出来。”

  宁帆说完,众人全部愣住。

  “为什么?”

  这次是真的认真询问。

  “工艺。”

  宁帆找出图片解释起来。

  “水点桃花是釉上彩工艺,要在已经成型的瓷器上面再点上釉彩二次烧制,成品桃花上的釉彩仿佛要流下来一样生动,可是摸上去又浑然一体。”

  “这个技艺在当时也只有刘雨岑大师一人掌握。”

  “所有水点桃花的实验品在确认没有问题后全部销毁,只留下两套,一套送上去,一套交给博物馆贮藏。”

  众人听到这,再看图片,终于理解这个技术的难度。

  “那,双面对画芙蓉花呢?”

  宁帆看到这个问题,让宝友仔细看他刚刚发出来的图片。

  “你们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众人看着图片一头雾水。

  这能有什么问题,不过就是瓷器里面和外面各有一朵芙蓉花吗?

  这个,应该不至于没有流传的吧?感觉比那个翠竹红梅还要简单一些。

  “是么?”

  宁帆轻轻一笑,不说结论,只问一句。

  “那你们猜猜,这个是怎么做出来的?”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