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四章:过河拆桥卸磨杀驴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召开清华文学社常务会议。

  祁明远以换届为由,主动请辞社长一职,投票表决时,一众社团干部一致同意,连范天明也不例外,全票通过。

  接着,推选继任社长,共提出两个候选人,潘虹和赵子瑜。

  总共七票,因祁明远去职,范天明随后请辞,只剩下五票,最后,潘虹得到周承辉、朱建军、刘燕三票,赵子瑜得到潘虹和她自己加起来的两票。

  李卫华老师不表态,事情就这么定下,潘虹成为继任社长,赵子瑜成为常务副社长。

  社长和常务副社长定下,目前空缺的编辑部部长、常务部部长,也进入推选流程,潘虹没有提名人选,指导老师李卫华提名林晓光出任编辑部部长,赵子瑜提名江桥出任常务部部长。

  林晓光上位比较惊险,五张票,周承辉、刘燕、赵子瑜三票同意,两票反对。

  至于江桥,五张票一致通过,潘虹也投了同意。

  这里面各种意味,值得深思。

  林晓光上任伊始,便提出《青年文摘》这个项目,大家最近都有听说过,也多多少少知道一点,前任社长祁明远,就是因为这个项目,才主动请辞,当然不敢反对。

  潘虹知道内情,当然不会反对。

  于是,《青年文摘》立项,在并且在编辑部成立社刊处,由林晓光担任总编一职,围绕《青年文摘》项目的各个要职,由各部门抽调人员,或者另外招新,搭建好组织架构填充人员。

  接着,赵子瑜提出两个议题。

  “下面我要说两件事,第一件,成立读者反馈部。”她扫视着其他人:“这是林部长提出的,他的意思,是在编辑部内部成立读者反馈处,我跟潘社长商量了一下,决定在五大职能部门以外,另成立第六大部门。”

  赵子瑜刚说完,会议室里,几个部长便小声讨论开了。

  “你们可以踊跃发言,针对这件事提出你们的看法,但事情比较急,发言完毕,直接举手表决。”作为社长的潘虹,也在这件事上发声。

  读者反馈处,林晓光想设立在编辑部内,可赵子瑜有别的想法,潘虹也不答应,即便打破清华文学社几十年的历史,也不昔在五大职能部门以外,另成立新部门。

  林晓光有其他打算,已经让陈一鸣去注册读者协会,所以升格为读者反馈部,也不影响他的计划,所以便同意了。

  他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当潘社长主动点名让他讲的时候,他直接表示:“我同意。”

  有他带头,发言直接变成表态。

  揣测着潘虹、赵子瑜和林晓光的想法,几个人具是表现不同。

  周承辉有一肚子话想说,他作为组织部长,按理说社团组织架构需要调整,应该是由他来提出,可两个大社长分明有点无视他的意思。

  于是,他直接反对:“这件事太仓促了,青年文摘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