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三章:故都的秋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阳过后,进入深秋,天气开始变冷。

  林晓光穿上羊毛衫,待在《青年文摘》编委会,一边看书,一边喝茶,好不悠闲。

  最近因为《青年文摘.这档子事,弄得他有点心浮气躁,察觉这一点,他就去街上买一套茶具,用这个来磨磨性子,过段时间等开春了,再买一副钓具,去圆明园湖里钓鱼。

  一个蜂窝煤火炉,一个大茶壶,既能围着烤火,还能喝茶,别提多舒服了。

  白杨从外面进来,便看见他像个老头子一样,优哉游哉喝着茶,一副悠然自在、闲适自得的样子。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喝茶?”

  “什么时候不能喝茶?每逢大事有静气,坐下,我给你泡茶喝。”林晓光提起紫砂壶,给小茶杯里倒上一杯茶。

  白杨喘着粗气,端着茶,一饮而尽。

  “再来!”

  “真是牛嚼牡丹。”林晓光摇头失笑,继续倒上。

  白杨一连喝三杯,感觉不那么渴了,才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等气喘匀了,盯着他,上下打量,许久才开口:“林晓光,我以前对你挺不服气的,不过现在我服了,你有点本事。”

  “是吗?”林晓光看着书,头也不抬。

  “是的,你真的挺有本事。”

  “我其实挺没本事的。”说到本事,林晓光忽然想起来,傅老师至今还在安庆老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见一面都做不到,谈什么本事。

  “你真的很有本事,《白桦林》这首歌,我服。”

  “外面都在传了?”

  白杨连连点头:“都传开了,你歌词乐谱都写了,多累秘法索拉西他们谁不会?这首歌太好听了。”

  林晓光心说,能不好听吗,这可是朴树的经典民谣。

  不过他有些不好意思,明明只想当一个文学类文抄公的,没打算在音乐领域抄,这一次,五四文学社把他逼急了,要不然也不会放这个大招。

  他点点头,表示知道,然后低头继续看书。

  “看什么书啊,这么认真?”赵子瑜和顾敏一起走过来,人未到声先至。

  “郁达夫,《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滋味。”白杨开始大声背诵。

  顾敏接下一句。

  赵子瑜又接后面:“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就是文艺青年的模样,忽然福灵心至,便要朗诵诗歌散文,像传染病一样,把文青病一个传给另一个。

  忽然,白杨心血来潮:“要不我们去外面玩吧。”

  几人也很心动,可一想到眼前,《青年文摘》的事情堆积如山,都叹口气,什么时候才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