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五十九章:青州之役、势如破竹_黄天之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割,各自为战的困局,集结麾下的大部分军力,并联同鞠义带领的冀州军,甚至将蒋义渠带领的虎豹骑都调遣到了西面的战场,然后尽起大军进攻汉军的西路军,自三面同时向着屯驻于济南国的西路汉军合围而去。

  汉军的西路军因此陷入了两难之地。

  若是不退,那么甚至可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对于魏军的重骑,汉军实在是没有多少的手段可以制止。

  曹操麾下的西路汉军多是兖州军,兖州军的训练度和士气相对来说,只是略胜于青州军,却不及冀州军。

  但是若是撤退,那么丢掉济南国,他们只能一路退到泰山郡内,青州军便可以封锁泰山郡北部的关隘,封闭他们再度北上的道路。

  这样一来,东路汉军便成为了孤军,孤掌难鸣,很大的可能会被各個击破。

  原本按照原来的计划,两路汉军应该同时进军,自两面围攻青州的齐郡,于青州的州治临淄的会师,将田丰还有青州的魏军围困于城中,一举将其歼灭。

  可惜计划虽好,但是东路军的进攻受挫,损失惨重,甚至险些被击破也彻底宣告了汉军计划的破产。

  而后续黄巾军对于荆州的袭扰,也使得汉军失去了强力的援军,后继乏力。

  魏军已经再青州战场之上取得了相当优势,汉军这一次的北伐很可能无疾而终。

  甚至若是后撤的时候损失过大还有可能被魏军趁胜追击,将可能丢掉不少的城池和疆域。

  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魏军能够重新占据优势。

  但是这一切的优势,大好的形势,最终随着临淄城大开的城门宣告破产。

  留守在临淄城的青州别驾王脩背离,在田丰带领大军进攻西路汉军之时,王脩将城中的将校集结了起来。

  在临淄城府衙之中,王脩言称,其虽是袁家故吏,受袁氏恩惠,但是如今袁绍倒行而逆施,称帝建国是为大不逆,并宣布就此反戈。

  府衙之中,王脩早已埋伏刀斧手,一众袁氏的家将在王脩话音落下的瞬间便被斩杀,其余诸将慑于兵刃,也尽皆投降。

  王脩的投降并非是临时起意,而是绣衣使者策反的功劳,当然其中出力最大,使得王脩最终决定反戈的还是袁术。

  王脩为人刚直,清正廉洁,重诺重义,在袁绍僭越称帝之时,上表文反对,但是袁绍当时心意已决,又岂是少数的反对意见能够改变。

  王脩的上表被驳回,袁绍没有斥责王脩,而是写了一封信安抚王脩。

  而这件事并没有结束,而是被绣衣使者所探明,并将这一情报送回了汉庭。

  送回汉庭之后,一个计划也慢慢的构思了出来。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其主支大部分人都在洛阳被董卓所杀,而起义正是因为袁绍召集诸侯讨董,董卓因此新生愤恨而将其留在洛阳的袁氏族人全部斩杀。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