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一章 讨不臣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是怎么做的再说,要是真的有人符合的话……把租子降低到三成五到也不是不可…”

  ————————————————————

  新政传达下去后,引起的震动固然不小,但是愿意自动减租的人却并不是很多,毕竟严绍已经强调是自愿的,既然是自愿,又有谁希望自己的收入降低了。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有些士绅配合着要求自动将租子降低的。

  而有了这些人带头后,虽然缓慢,但减租的士绅还是慢慢变多起来。

  也不奇怪,这时还不是民国时,民国时的租子基本都在七八成,极个别甚至达到过九成,基本上属于要人命了。而这时的租子一般都在五成,也就是所谓的“岁取其半”,有的是“四六派分”,七八成的十分罕见…

  而按五成来算的话,只收三成五的租子也不过是少了一成五而已,反之,严绍减免的农业税绝对要比一成五多的多,所以即便地方上的士绅减免租子,依然有一定的赚头。

  而且这年月的士绅除了极个别外,大多数还是比较在乎乡里评价的。要是都是这样也就算了,只要有一个人带了个头,为了避免乡里的闲话,其他人也只能跟进——————如果你非要厚着脸皮,将来恐怕也没有人愿意替你种地了,这也是严绍没有强求的原因。

  减免农业税所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几乎是刚传出去的第一天,南京、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士绅、官吏和学生就讨论了起来,这件事甚至就连欧美那边也引起了巨大轰动,因为这是当前世界上第一个免除农业税收的成规模政府,何况这个政府还管辖着两千多万人口和相当于英国本土一半的领土。

  而在报道这件事时,华盛顿邮报则是用微带酸味的语气道。“这件事对中国的统治者来说或许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他们找不到弥补这块财政缺口的办法,然而对曾经是知名作家,如今却很可能是亚洲第一首富的严绍先生来说,这点问题似乎并不算什么,因为减免农业税所带来的那点缺口甚至还不及他旗下汽车厂一年销售额的九十分之一,何况他本人还拥有着中国最大的实业集团和坦皮科油田每年30%的收益…”

  其他报纸的报道也大多是如此,或是羡慕或是嫉妒,但是那点酸味却是怎么也免不掉的。

  无论如何,严绍作为第一个免除农业税的人,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不过说实在的,这时国外的主要国家其实并没有农业税,确切额说国外对农业没有一个独立的税收体系。欧美国家都将农业与工业等一样采取流转税、所得税、土地税或财产税相结合的复合税制。这种政策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纪也没有结束。

  当然,有征收就会有补贴,但美国对农业的补贴政策是从30年代开始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