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章 兵工厂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不过这东西的技术水品很高,比铁厂要高的多,不但需要大量各种各样的设备,也需要军工人员有着较高的水平。所以虽然德国人和美国人那边办事一直都没拖拉过,但兵工厂还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算是正式竣工——————自然,这也与兵工厂的规模过大有关。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凭着严绍在资金上的投入,根本不需要一年这么久的时间…

  而坐在左侧,听到付修明等人的话后,黄浩拿起桌子上的资料。“兵工厂的话你们也很清楚,由于都督先期的投入十分大,所以安庆兵工厂的各方面都十分的全面,不但可以生产比较普通的手枪、步枪、以及配套的弹药和手榴弹等装备,在得到了许可证后,还可以仿制丹麦的麦德森轻机枪以及德式马克沁重机枪,另外在炮厂方面,还可以生产75mm口径的山炮、野炮,以及最高达口径的轻榴弹炮——————其实那边的专家一直都在努力大口径重炮的事情,不过短时间内大概是没什么希望了…”

  “就目前试车的结果来看,枪厂方面每日可生产口径1904式毛瑟步枪100杆口径勃朗宁m1911手枪100,配套子弹十万发…”

  “另外麦德森轻机枪与马克沁重机枪的日产量同样可以达到10挺左右,至于各种口径的火炮,由于目前的数据太少,所以暂时还无法得出结果…”

  “不过这些都只是目前的结果而已,事实上随着工人熟练度的提高,这些产能都是可以扩大的,就如步枪产量,工厂的理论产能是1000杆,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数据的话,那么每年就可以生产近四十万杆步枪,可以装备三十多个师,完全足够我们使用,所以暂时还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三十多个师…

  当年清廷到是想过每个省都弄一个镇的新军,嗯,有的比较富裕的是两个镇,比如说湖北那边就是两个镇的编制,只不过最后只弄了一个镇外加一个协,武昌起义就跟着爆发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个镇外加一个协的兵力,才使得湖北成为当时仅次于北洋的势力…

  总的来说,就如黄浩所说的那样,如果真的能达到理论上的数据,那么至少对这时的安徽军政府来说绝对是够了的。毕竟现在的安徽军政府也只有九个师,十万多人而已…

  何况这些国社军的士兵,怎么也不可能达到每年损耗十万多杆步枪的地步。

  “这样…”听到黄浩的话,付修明他们露出不是很满意的样子。

  因为他们想知道的并不是步枪的产能,而是机枪和火炮的…

  当初严绍曾经向德国人订购大量军火,在大半年的时间过去后,这些军火基本上都已经到货了。换句话说,至少在短时间内国社军根本不需要担心步枪的问题,现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机枪和火炮,尤其是火炮方面的…

  只可惜,对这方面黄浩也不是十分的清楚,所以也是爱莫能助。

  不过在无奈了一阵后,黄浩突然看向了严绍。

  “另外,都督,兵工厂方面让我问您,将来所生产的火炮是需要采用法国人的技术?”

  这么说着,其他人也都看了过来。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