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这些书籍都是张希孟在造访白鹿洞书院之后,有人下去,从民间征集的书院散落藏书。

  天下人皆知张相清廉,送别的东西也不管用,就只能送这些书籍过来而且也不是送给张希孟,只是请张相过目,然后好归纳起来,以后重新送入济民学堂。

  就这样,张希孟根本不用费尽心机四处窃书,就能聚拢一大堆的古籍珍本。

  或许就是眼下为数不多的快乐之一了。

  张希孟翻找了一会儿,终于拿出了一卷书,放在了桌上,喜滋滋招呼虞高门。

  “快瞧瞧,这是谁的书籍?”

  虞高门急忙凑过来一看,封面上写着《经筵春秋讲义》,虞高门稍微一怔,便惊讶道:“这是祖上虞雍公的?”

  张希孟点头,这卷经筵春秋讲义,确实是虞允文的作品…放眼南宋的文臣,也就是采石一战,以少胜多的虞允文,还算精通军务,文武双全,有救时之才。要不是他,赵亮或许就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了。

  张希孟翻出了虞允文的作品,随后沉吟了一会儿,又取来笔墨,写下了八个字。

  “伟哉虞公,文武一人!”

  张希孟写完之后,仔细看了看,还算中规中矩,练了这么多年,到底脱离了狗爬的范畴,可以勉强入目了。

  “靖康之后,江山倾颓,社稷沦丧……赵宋天子懦弱无能,在武有岳鹏举,在文有虞允文……他们皆有保全社稷之功,匡扶华夏之志。虽然势单力薄,难以扭转乾坤。但是后辈子孙依旧没有放弃,而是沿着这条路在往前走,如今我们大军崛起,扫荡烟尘,恢复华夏。我希望你们虞家在这个关头,能想清楚要怎么选择,切莫给祖宗蒙尘,不要留下骂名。”

  张希孟说着,字迹也干了,他用自己写的八个字,包上了虞允文的书卷,一并塞到了虞高门的怀里。

  “此去出使,路过抚州家里的时候,给你的兄长,把我的意思带过去,希望他们配合均田,不要螳臂当车,败坏了祖宗的名声!”

  虞高门双手捧着书卷和字,竟微微颤抖。

  眼圈之中,泪水涌动,不得已瞪大眼睛,才不至于失态。

  “张相如此推崇我家先人,下官当真无以为报。”

  张希孟含笑道:“我不过是说了句公道话,千秋史册,自有评说,你说是不是?”

  “是!”

  虞高门挺起胸膛,“我,我这就走,那几個东西再不识好歹,就算杀了他们也是活该!”

  说完之后,虞高门就立刻离去,骑上快马,连夜南下,返回了虞家。

  “瞧瞧,这就是你们看不起的土匪红贼,比起大哥二哥侍奉的逆元,气度如何?心胸如何?”

  大哥虞安民捧着书籍,又看了看那八个字,眉头紧皱,陷入沉思,其他几个兄弟也都面色凝重,不住摇头。

  “他,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