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7章 分头北上_名侦探柯镇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认可理学的一些道理,当然他对其中的一些礼教规矩他也不完全苟同。

  他有自己的理解,譬如他认为柯镇恶主张的物理,就是万物之理,也同样就是朱熹所说的天理,但是他又不认为这些天理就是朱熹主张的那些道德观点,他认为这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而七侠书院在朱聪的引导下,已经渐渐的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朱聪称之为科学,当然这个名字来源于柯镇恶,但其实与柯镇恶的理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古代的学派,归根到底都会涉及的政治理论,科学也不例外。

  不过这就不是柯镇恶所关注的范畴了。

  朱聪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也没有纠正柯镇恶的想法,而是笑道:“如今朝堂理学当道,国家发展还是不错的,说起来,两年前咱们还有两个外门弟子中了进士,否则咱们的科学一派也不会引起朝堂注意了。”

  柯镇恶倒是不知道这个,问道:“是哪两个?”

  七侠书院的弟子年纪都不会太大,最大的算是他侄子柯豪,今年也不过二十二岁,算是第一批毕业的弟子。

  后面几届出来的弟子应该不会超过二十岁,两年前最多十八,十八岁前就能中进士,说起来也算是十分厉害了。

  柯镇恶认为两个弟子应当是第二届或第三届毕业的弟子,他应该是有印象的。

  果然,朱聪道:“便是毕应龙和张灿两个了!”

  柯镇恶点了点头,笑道:“原来是他们两个,那倒不奇怪了。”

  这两人一个是荆州潜江人,一个是江西新城人,都是家学渊源,只是自幼身子孱弱,听说七侠山教导强身健体的功夫,所以被家中长辈送到了山上。

  两个孩子都挺聪明,学习知识十分快速,武功也就马马虎虎,身体倒是调理的不错。

  这种有家世出身的弟子,七侠派也陆续收过不少,初期七侠山财务紧张,这些弟子的到来,可算是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

  不过这样的弟子毕业下山之后还能记得多少香火之情,那就不得而知了,在柯镇恶想来,他们能考中进士,多半还是得亏家学,七侠派教的那些与科举并没有什么大用。

  不过这就是柯镇恶想错了,宋朝的科举可不像明清,还没有那么教条。

  七侠派的弟子,经义虽学的不深,但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在兵法策论上面倒是很有一套。

  这二人能够中进士,也是因为策论得了考官的青睐。

  朱聪也没有解释,继续说起其他事情。

  直到冯蘅几个将饭菜张罗好了,这才停下。

  其后一个多月,直到过年,柯镇恶夫妻都一直呆在山上。

  冯蘅并没有过多插手七侠学院的具体管理,柯镇恶大多数时候也还是不管具体事务,偶尔去学院看看。

  七侠书院如今每个年纪最少也有四五十个学生,一般二三十人一个班,人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