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四章 印尼的价值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保证喀山那边不会出现黑狱状况。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地铁,不过谢洛夫主席,为什么你们首都的地铁要建立在地下这么深呢?”汉达亚尼问出了和尼克松一样的问题。

  这是印尼内务部代表团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天,莫斯科的地铁也是参观的最后一个项目,当也是用过非常规通道进来的,有些用于军事方面的设施,不会让汉达亚尼看到。

  这次自然不能说是防核弹用的,含含糊糊的把责任推到地质上面去,结束了这次迎接印尼内务部的参观行程,明天汉达亚尼和印尼内务部代表团就会回国。谢洛夫还会去送行!

  直到送走了这批客人,才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气,可以说谢洛夫这次甚至比尼克松来苏联还要下功夫,美国人嘛!迟早是敌人,不会因为缓和的态度而改变。而印尼不同,这个国家是很有可能变成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所以对待的态度要有区别。

  回到军事管理总局的谢洛夫还要梳理一下目前自己的主要工作,事实上他更愿意去第一总局工作,目前主要在设计的三个国家要分清楚主次,在寻找下一步的突破点。

  阿尔巴尼亚距离苏联遥远,而且地理位置也没有多么重要,苏联又不是意大利,非要咬着北非不放,大造声势造成这样一种气氛,只是因为隐藏真正的目的,制造出来一个烟雾弹。

  印尼同样是如此,从地理上比阿尔及利亚重要一点,一旦江山变色就会彻底废掉美国在越南战争组织社会主义南下的努力,不过苏联在印尼的角色,更大程度上是扮演防守方,印尼**和中国关系很好,但目前这个时代中国的能力还不能保护这些人。谢洛夫搀和进去的原因,就是给印尼**蓬勃的发展保驾护航,只要不被印尼陆军突然干掉,以印尼**的发展速度,只要等苏加诺一死肯定会上台。

  印尼还有一部分的价值在于,这个国家是橡胶大国,和泰国以及被英国控制的马来亚排名不分前后,但绝对足够供应苏联的需求,有了这个国家,赫鲁晓夫着急上火的橡胶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至于印尼的旅游业和苏联冬天休假的关系,其实并没有多重要。

  最后剩下的是伊拉克,这也是谢洛夫最小心对待的一个国家,阿尔及利亚的问题谢洛夫可以领着克格勃肆无忌惮的搀和,那是因为那里对苏联不重要,但是对法国非常重要!还可以保留一条去欧洲的移民通道,消耗点敌人的潜力。印尼那边只要小心盯着局势的发展,堵住漏洞看来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利益最大却最让谢洛夫小心的国家是伊拉克,伊拉克的各种势力**产党是一小的一个,资产阶级、宗教势力、民族主义者、军方、这些势力任何一个都比伊拉克**要强,所以才迟迟让谢洛夫不敢下手,现在只敢慢慢的让伊拉克**修炼内功,因为这是谢洛夫想要的地方,有了伊拉克,苏联的战略态势绝对和历史上不一样。

  三个国家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手段和支持力度,首先点火的还是阿尔及利亚,先把战火烧起来再说,必须投入一定的力量迷惑美国人,让美国放心的在越南开战。(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