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八章 残酷的现实_15082_重生之资源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嗯,一个十岁一个七岁,没有上学。”李玉梅垂首道。

  “为什么还不上学?”郭晴儿诧异地道,“是因为没有钱吗?你们连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支撑不起了?”

  “晴儿!”方明远回头叫道,微微地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再问这类戳人心窝子的问题。虽然说国内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在地方上实行的时候,还是有着很多折扣——并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有潼宜的魄力和财力来支持义务教育。定点入学,就近入学,择校费等多种多样的要求。将那些没有后台没有财力没有足够聪明的孩子拒之门外。像连家船民这类渔民,船无定所,孩子有时也会随着他们流动,上学也确实是一个比较令人头痛的问题。哪一所学校也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在学期里频繁地增减。

  郭晴儿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对方明远做了个鬼脸。方明远笑了笑,又扭回头来道:“张大哥,你们如今一年打渔的收成怎么样?听说与前些年相比起来,收获越来越少了?”

  “是,与前些年相比起来。没法子比了。”张本根叹了口气道,“我们每天早上一早出船一直到下午才回来,但是打到鱼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就拿长江的刀鱼来说吧,您知道刀鱼吧?”

  “知道,长江四鲜之一,生活在长江入海口淡水与海水的交界处,以肉质鲜嫩闻名。”苏爱民笑道,“不过这些年来,长江刀鱼的产量明显下降。”

  张本根“啪”地一拍巴掌道:“您说得再正确不过了。我从小就跟着父母在长江上打渔,到现在也有三十年了吧,八十年代刀鱼鱼汛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每天能够打到六七十斤,最大的刀鱼足有一斤重。而到了九十年代,我们就只能打到二十斤左右了,到了今年,整个刀鱼鱼汛期间,我家总共就打到了八斤九两刀鱼,最大的也就是三两多。去掉成本,再去掉办刀鱼特许捕捞证的费用,我家就挣了不到五百元钱。”

  苏爱民侧头对方明远道:“根据部里的资料,七十年代的时候,长江每年刀鱼的产量都能够在三千五百吨到四千吨之间,而到了八八年的时候,产量就下降到了三百吨,而到了去年,产量已经不足百吨。”

  “如果说不改变的话,也许十几年之后,就没有了长江刀鱼。”方明远道。

  “准确的说,应当是没有了野生的长江刀鱼,我听说有研究所正在研究如何人工养殖长江刀鱼,好像已经有了成果。”苏爱民道。

  “咱们还人工养殖大熊猫和东北虎呢,但是能够和野生的一样吗?东北虎养殖中心现在整天发愁如何恢复东北虎的野性呢。”方明远不屑地道,“人工养殖那只能说是万不得已的办法,要是人工养殖的和野生的一样,干吗人们都喜欢吃野生甲鱼?”

  “哎,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