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4 番外九_造化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这却是最让他舒心的活法。

  王乙是个孤儿,自懂事起就长在慈幼院里。本以为这一生若是能囫囵长大,也就是买个苦力的命了,未曾想却有幸上了学。那是开封府挂名的义学,掏钱的却是韩大官人和宝应观的仙长。王乙当年不知有多欣喜,虽说要在作坊帮工,每日还有数不清的课业,但他还是咬牙读了上舍。

  能读上舍,就能学更多文字,知更多数算,将来也能谋个好差事。然而真正学成,他却发现一个掌柜、账房的美差,并不是他想要的。义学虽好,但只收孤儿。城中也有官学,想要入学却需要束脩,穷苦人家哪有这个闲钱?可是穷人就配识字知数了吗?似他这样的孤儿,尚且有进学的可能,那些有家有口的,怎地反而没法让孩子进学了?

  犹豫了许久,王乙终是在这陋巷中安了家,每日天一亮就出门,到临街那处有棵大槐树的空地上支起黑板,教孩童们读书识字,学习数算。

  他也不过是义学里出来的,能教的不过是《三字经》、《千字文》,还有宝应观出的《小学算数》。这《小学算数》可跟《九章算术》不同,没有那么多艰深的道理,反倒有不少算式,口诀,最是适合孩童们读。

  因他不收束脩,名声很快就传了出去。数条街上只要有适龄的孩童,都会跑去听上两句。当然,这些孩童未必能日日去听,毕竟他们还要给家里干活,甚至早早就安排了差事,须得上街赚钱。然而听下去的依旧有不少,瞧着那些日渐熟悉起来的面孔,看着那一双双闪闪发亮,透着渴求的眼睛,王乙便不觉得累了。他懂这些孩子的心,也知他们心中所想。若是识字,就能看懂报上的文章,若是知数,就能算明白存下的钱财。若懂得更多,说不定也会明白那些官人们才会懂的大道理。

  人非禽兽,生来就是向学的,只是有些人缺了这一扇门扉罢了。

  看着桌上那大包小包,王乙笑了出来。去净了净手,直接取了筷子,坐在了桌边。打开荷叶,里面是一块鱼腹,挑了最肥的一大块,还泛着油光。另一包则裹了三个饼子,死面的,这时节也能放上几天。还有小罐里的咸菜,煮好的菜汤,就算不做饭,也够他填饱肚子了。

  送他东西的人,每日都不一样,像是说好了一般,几家几户分别送些零碎,凑上一顿便饭。都是穷苦人,基本上都是从嘴里抠出的余粮了。但只要他讲学,这群人就会孜孜不倦的送东送西,帮些小忙。他们是付不起束脩,却比那些付得起的更加知恩。一声“小先生”,又何尝不是感念和尊重呢?

  不紧不慢,他吃了起来,鱼有些腥,饼子有些硬,那咸菜也太酸了些,然而吃在嘴里,却胜过珍馐。

  还没等他吃完,屋外突然响起了敲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