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章 土家酱香饼_美人小吃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艺可算是没话说,一定能叫她们折服。”

  “她们家的菜肴,实在是样式又多又好吃。鲜得我舌头差点没掉下来。”

  “听说秦姑娘的那道玉带糕放在杏花糕点店里寄卖,卖了好多钱呢。现在全城的人家都知道,秦家的姑娘厨艺极好,她日后一定能寻到个好夫婿。”

  ……

  第一次听说这话,那些深宅大院的太太们还没当回事。后来女儿说了几回,便叫人去打听,想着要是合适就让家里女孩儿去吃一回。这一问才知道,就吃一回杏花船宴,竟然有那么多名堂。先是价格,一顿船席吃下来,最少也得要十两银子,换在同样以贵出名的楼外楼,足足可以吃两三餐山珍海味了。若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寻常人家还真真吃不起。

  就是家里不在乎这一点钱,想要吃杏花船宴的,还有一关要过预定席位。本来才刚开业,七月的船宴位置就所剩无几了,如今这些去吃了席的新客回去一说,餐位更是紧俏。不知要几多时才能空出餐位来。

  有些太太心里就打了退堂鼓,同女儿说不去吃了罢。

  谁知她们的丈夫儿子回来,也说想去杏花船宴吃饭。毕竟,人家请了你去吃这么贵重的船宴,你也不好意不请回去不是。

  一旦去吃了,又是老客带新客的循环。

  ……

  口口相传,想要订到杏花船宴的席位,少说要提前一个月。

  甚至有不少客人向他们抱怨,为什么不多买几条画舫?或者允许几桌人同时在画舫上吃?

  不管怎么说,杏花船宴的口碑,已经在富贵人家之间树立起来了。

  在一开始的时候,月牙儿每天都会到几条画舫上去检查。等她确认薛令姜做事的确很认真,也很负责之后,去的次数便少了些。

  但因为薛令姜每周都会给她呈来杏花船宴周报,所以月牙儿对于杏花船宴的情况也算是了若指掌。

  账房先生核对过数目之后,同月牙儿禀报:“两条画舫都很赚钱,不过说起来,湘君家比湘夫人家的盈利要多些。”

  月牙儿手托一盏奶盖茶,白潋潋如雪花一般的奶油飘浮在红茶之上,很香。她低头饮了一口,笑道:“怎么如今都叫湘君家、湘夫人家了,倒也挺接地气的。”

  她接过账本来看了一会儿,说:“倒也不意外,毕竟男子的酒水费比女子要多。”

  账房先生提醒道:“虽然从数目上看,盈利额是有差距。但是如果要算上糕点店那边的进项,两者实际上是持平,甚至湘夫人家还隐隐有反超湘君家的趋势。”

  听他这样说,月牙儿拿过杏花糕点店的账本,仔细看。这个让名门闺秀寄卖拿手点心的念头,原本是受了薛令姜的启发。她定下五五分成的盈利规矩时,主要考虑的倒不是赚钱,而是拓宽杏花糕点店的品种,提示知名度,顺便刷一刷名气。她还存了一份私心,想给这些养在深闺的女孩子打造一个展示手艺的平台。

  原本以为至多是有些薄利,毕竟原料费、人工费全是杏花馆一力承当,真要计较起来,五五分成的杏花馆赚不了什么。

  可没想到扣去成本之后,倒还真有些赚头。

  送走账房先生,杏花馆也打了烊。

  月牙儿在檐下放了把椅子,手里拿了把蒲扇赶蚊子,仰头望见牵牛织女星。

  望着这星星,她不知怎的想起了勉哥儿。

  这个时候,他在做什么呢?

  前一阵子忙着杏花船宴,月牙儿连去吴家吃饭的功夫都没有,只是偶尔托人给他送去一些时令点心和她忙里偷闲时写的信笺。

  如今闲下来,因为吴勉乡试在即,月牙儿怕他分心,也不敢去寻他。

  明明住的不远,却要以信传语。倒真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