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不具姓名的记者_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求。

  在复盘甘笛成功秘笈,发现几个关键节点,设计一个概念,所谓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极地公司做到在流这样的规模,一面推出极地人高端品牌,一面在广阔的蓝海市场上攻城略地,没有同行商品比较,自己就是标准。

  和果汁饮料细分市场很相似,这片市场尚未开发。

  最早期与都市报反目成仇,他认为也是一种策略,是为了吸引记者注意力,现在的无冕之王,眼高于顶,没有好处车马费是很难请到。

  甘笛利用记者无冕之王追求正义的心理诉求,把自己打造成反派,阻挠对外合作的暴君,吸引记者们长期关注,结果暗中和杜联合作,引出亿的捐献。

  唯独这点是他搞不懂,无论是米国还是欧洲太难搞定,他当初引进生产线,是从夏宛手中抢得先机。

  而且动用手段,如果当时没有在汉堡遇到岳全,如果他和岳全不是老乡,这条生产线,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

  欧洲人和米国人不好打交道,朱鑫礼摸摸空瘪的口袋,要钱真黑啊。

  站在他面前是一个强大的敌人,尤其对方明确杀入果汁战场,透过报纸的文字可能有错判,他不敢低估对手,甘笛手里有极地人品牌,至少能调动上亿资金,有外援杜联,捐献化工产后在滨海关系过硬。

  想和甘笛聊聊却被拒绝。

  岳全解释董事长做事高调,做人低调,从不参加社会活动。

  幸好自己提前安插的商业间谍,这次滨海组织的扶贫会议,朱鑫礼必须亲自看看,就当是一场昂贵的门票,近距离观察甘笛是什么态度。

  朱鑫礼在汉堡部署,坚决和阿姆斯设备生产商保持深度合作,将飞流饮料挤出果汁市场,隐晦询问如果有厂家求购浓缩果汁生产线意向,对方表示无意再次出售。

  曹明同样报名这次的扶贫现场会,主要是支持甘笛董事长。一个月的时间,曹明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开始在滨海和周边贷款设店,除了保暖内衣,还经营一些潮流衣品。

  “怎么样?”

  江亭华积攒不少这位滨海超新星的新闻,报纸通篇累牍将他从少年贫苦到成长经历全过程记录,有一位严厉的母亲和言传身教的大哥,一家子清贫而快乐的生活。

  语焉不详的第一桶金,收购丝绸厂,三月赌注绑定改制小组,然后利用杜联的合作绯闻不断炒作,最后捐献亿一炮打响。

  这是孔家宴酒厂梦寐以求的曝光方式,不过这位超新星之后悄然无声,上学考试,拒绝接受采访,深居简出。

  这次滨海市的扶贫会议上总算抓住他的身影。

  “极地公司欢迎参观,但是董事长最近不在公司。”

  这位未来95年斥巨资夺得央视标王的厂长,真心想为公司发展取得效益,想跟这位妙手达人学习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