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 元方悟了_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好做生意,必须从极地公司改正不良风气。120万,既然货款没错,去领钱吧。”

  “万分感谢,甘总,以后有事情联系我。”供货商激动握着甘笛手不撒开。

  甘笛正在签署补发工资文件,电话响起,杜元方接听后捂着话筒发问:“宝成纺织厂刘厂长的电话。”

  肯定是印染的欠款,闻天伸出手,“给我,我和刘厂长说。”

  杜元方没动,等着甘笛做决定。

  宝成纺织厂应邀和华新纺织厂进行合并,在各自尽职审核,这项关于丝绸厂改制延期付款2年230万元,是刘栋厂长签订。

  宝成和华新合并,厂长职位竞争激烈,刘栋得到风声,有人诟病他不该签署延期还款,对王重的要求百依百顺,不注重公司利益,公司资金流紧张,棉花储备剩下2个月工作量。

  “我不会说情,直接打给甘笛。”王重不给机会,直接挂断。

  刘厂长苦笑,本想放弃,和甘笛没私交,贸然打过去肯定打官腔。

  还是试试吧,套套近乎,看看19岁俊杰的理念。

  刘栋四十多岁,电话中很诚恳:“甘总,你好,我是刘栋。现在宝成资金有点困难,听说贵公司有还款计划,纺织这边款项有安排吗?之后我可以建商银行,保证贵公司现金流。”

  “啊?听不清楚啊。”甘笛抱着电话机靠在墙壁,躲开这群小耳朵,“你说都是兄弟单位,一直支持我们工作,现在宝成都要停工啊,这么困难啊,没问题,不管协议与否,保证还款,对对对,230万。”

  “甘总,是电话线路的事吗?宝成没停工,刚才和王专员通话……”

  “王重发话了,必须还啊。”甘笛一本正经挂断电话,表情严肃,“元方同志,宝成厂要停产,都是兄弟单位,王专员同意,必须帮忙,230万,这笔钱付了。”

  “甘总,纺织厂有贷款支持,不可能会停产……”纺织厂是重点企业,这些年走下坡路,但比原丝绸厂要阔太多。

  财务科长心疼资金流出,想反驳又怕被训。

  每家情况类似,欠款慢慢还,讨债成为一种默契,极地公司率先还款,背后没人感激,反而认为是肥羊。

  “三角债没人管就对了?企业赊账是好风气啊,发工资也赊账,可以吗?”甘笛叉腰,“企业这样发展,改制干什么,要扭转思路,明白吗?”

  看他们一个个低头,还是董事长威风,继续叉会腰。

  刘栋在电话那边很奇怪,极地董事长马上还钱,不打官腔,他怀疑打错电话,结果财务核实,款项到账,对方财务已经打电话让纺织厂确认。

  第一次遇到务实企业负责人,连声谢谢都不让人说,有趣,欠他一个人情。

  杜元方回忆着纺织厂作风,基本敷衍了事,欠钱是大爷,三角债顽疾,基本无解,欠钱是基操、付款好像受伤,大家都把资金攥得越来越紧。

  董事长风格截然不同,甘总有大魄力,胆识,可资金有隐患,劝解道:“甘总,公司必须保证启动资金,等资金状况良好再还钱,我想他们会理解,现在还钱,公司周转会困难。”

  “我心里有数。我讨厌欠债,公司发展靠品牌,口碑,挖掘内部能力,而并非赊账。别人提起极地公司,就想到赊账,那合作举步维艰,所以从开始必须扭转风气。”

  水电费80万大笔一划,悉数批准,拦都拦不住。

  杜元方紧皱眉头逐渐舒展,他有些悟了。甘总不拘泥老旧模式。率先打破三角债的窠臼,有大魄力的企业领导人,和自己太搭了,必须要做点什么。

  千辛万苦挖掘自己进入公司,本以为会交代任务,却没有交代任务。

  没有交代任务,本身就是一种信号,是信任。

  杜元方基本把信息摸透,中层几乎是闻天的人,董事长身单影孤,言多语失。排除甘总主观想把公司搞破产。

  还债,减少资金,拖延技改,说明公司存在问题,讨厌欠债……挖掘内部。

  杜元方顿时有思路,甘总暗示我从公司欠款账目入手,挖掘内部问题。

  安排自己进入财务,真是如鱼得水,望着意气风发的董事长,清楚甘总一直在表演,其实内心很痛苦。杜元方捏紧笔记本,“放心吧,甘总,保证完成任务。”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