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6章 为政者的责任_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来说赵相爷将死之前做了件好事,李清照这个文青也算为国朝立下了一个功劳。

  梁红玉缩在高方平的怀里看着信,她记得这个叫李清照的姐姐是个比老姐还漂亮的美人。

  “小玉想阿姐了,她怎么还不回来?”

  高方平道:“江南远,蔡京的大钱就算起运,如此庞大的队伍行进也会很慢。别多想,你姐会平安的。”

  “江南真的要出事,主要是大钱,其次是蔡京设立的东南应奉局在那边劳民伤财的大肆搜刮奇珍异宝。大钱已经废止,但应奉局还在祸害。目下还不算民不聊生,但也快了。”

  高方平喃喃自语道:“一但江南这个最大的产粮地出事,那京城的粮食会升到天价,进而严重影响到我朝在北方的战略利益!这事得赶快解决,否则等不到小玉你长大,就要提前起兵去江南平乱了。”

  “怎么解决啊?”梁红玉咬着指头道。

  高方平道:“天下事其实没有秘诀,都是钱闹的。如果河北地上快速铺开钱庄,我们底子更厚,底气更足的时候,就可以前往江南扛住钱政的次序。一但成功,国朝的大病就去了七层,而我手里的钱也会更多,那时许多等着做的大事就有资金了。”

  所幸,上次两大集团政治斗狗的结果:免除了江南一年赋税。这看似无关痛痒,实际算是给老百姓喘息一口气的机会了。

  大宋的税率真不算低,最要命的一点在于缴秋粮的时候还经常产生支移。

  所谓的支移,就是除了让老百姓拿缴纳粮食,还必须把粮食送到官府指定的地方。不去可以,把粮食留下,然后在缴纳一笔运费给官府。

  比方说西北战事吃紧,秦凤路转运使一纸文书进京,朝廷就会派江南官府督运粮草去西北,但官府实在忙不过来无力运粮,于是就把这个任务摊派给江南百姓,让他们自己把粮食送到西北给种师道,种师道的收据,就是他们的完税票据。

  大宋真个是满世界的土匪山贼,一但老百姓的粮食被抢,他们需要自己再拿出粮食来填补,这可不是小数目。所以一但发生这种事老百姓只有逃跑一条路,这就是俗称的逃户,从此躲在山里不出来,自耕自养,逃避了税役。

  这样的情况如果大量存在,江南的粮税就跪了,形成朝廷和百姓双输的局面。与此同时,那些逃户也是山贼的潜在力量,更是方腊往后造反起事的细菌土壤。

  在这样一个局面中,朝廷主和派是有其道理的,国朝实在难以支撑西北无休止的战事了。

  种师道他本身没错,纵使陕西已经赤地千里,还源源不断的从其他地方调集粮草是他的责任,他之所以能被理解,那是因为他顶不住的话,老百姓有金山银山也是然并卵。

  在这一循环之中没有谁是轻松的。

  内忧外患之际不添乱就是功劳,所以高方平尤其痛恨那些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土匪。

  想到这些的时候,许久写不出策论的高方平想把这些整理下来写成策论,“论为政者的良心和责任”。唯其一点,为政者要保护良民。

  就是让伤害良民的人付出惨痛代价,让犯罪成本无限高起,做不到就是执政失败。从刑法和经济原理解释,大宋的土匪多,一大因素是官府懦弱,“造反成本”太低,于是就被纷纷效仿。

  如果任由抢劫犯活的滋润,置辛苦生产纳税的良民于何地!

  高方平的价值观里为政者的良心就这么简单:

  杀贼,即是肯定国朝纳税人的地位和尊严,除此之外都是然并卵!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