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1章 把毛剃光了_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关于宗泽的是非,于此一问题上采取了沉默。

  且张克公再次放下了没有重点的致命错误。所谓的点太多,就没有重点,老张就这德行。攻击的人太多,就容易造成赵佶心里认为是“常态”。

  赵佶又不是朱元璋,既然是常态,赵佶就没那么多的闲心关心,还不如去踢球。

  再加上老张先弹劾了高方平,后面弹劾宗泽的是时候用的理由和高方平差不多,所以让稀里糊涂的赵佶有个印象是“宗泽和高方平是一类人”,加之张叔夜总告诉皇帝说宗泽乃是少有的帅臣。基于这些理由形成了赵佶的心理防线,所以告宗泽那是轻易告不倒的。

  其后宗泽一封文书进京说:蛮子亡我之心不曾消亡,未来仍旧看不到安泰的希望。边境形势不容乐观,战端风云随时再起。臣亲自派人前往郓城学习先进经验,心得体会颇多,若陛下信任老臣,给老臣几年时间且免除赋税,老臣尽最大努力调集永兴军路的战争潜力,以做未来之准备。

  张叔夜大力支持宗泽的言论,认为早做准备这没错。然而没什么卵用,赵佶不怎么关心宗泽纵容逃户,却也不太喜欢开口闭口就是“战争潜力”云云,不理会宗泽披肝沥胆的文书,对此番高方平和宗泽被弹劾的事,不表彰也不处罚。

  “乃们想多啦。”听说当时的朝上,赵佶说了这么一句后就带着高俅溜走去踢球了。

  汗。昏君就是这样炼成的。

  其实昏君之所以是昏君,和明君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大多数时候弄不懂臣子在做什么,有什么后果。

  赵佶弄不懂蔡京的祸国殃民之处,当然也弄不懂高方平和宗泽到底在做什么,换朱元璋的话,宗泽高方平蔡京张叔夜,不论是谁,都已经被杀的灭族断根了。所以在昏君的治下,是另外的一套玩法。

  只要手段够奸诈、够无耻,其实能臣在昏君的底下会有更大的作为。

  严格来说蔡京不是能臣,恰好是因为能力手段不够,狠辣不足,所以尽管前后六次拜相、宰执天下几十年,却始终威望有限,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和人斗争,而顾不上励精图治,以至于坏了国家。

  其实身为宰执的人有一点是共同的,不论他贪不贪笨不笨,没有不想国家强盛的。蔡京和王安石的区别只是能力的不同,无关好坏与否,其实蔡京没多坏,王安石也没多好,能到这个位置的人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或者坏人。

  英明神武如李世民,杀兄诛弟坑爹这些他全都做了,比任何人都要果断粗暴,然而历史岁月中罕见的辉煌——贞观之治,也在他的手里形成了。朱元璋更是丧心病狂,杀起人来那是如同砍瓜一样的,但历史岁月中罕见的高效廉洁政府,愣被朱大愤青给杀出了一个黎明来。

  大仁不仁就是这样解释的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