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6章 前三甲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宗悫认真读着给的两段材料,心中已是明白这篇策论要考什么。

  第一段材料出自春秋名作《左传·成公四年》。

  这段主要是抨击当时的楚国并非华夏族人,不值得信任。认为楚地虽大,却不足以和中原礼仪之邦相比。

  第二段则出自西晋文学家左思写下的骈文汉赋《三都赋》当中的《吴都赋》。

  文中的“霸王之所根柢,开国之所基趾”就足以说明作者对于楚国故地的态度。

  这个时候的江南在左思眼中已经不是《左传》当中的蛮夷之地,而是能成就万世之基的帝王之乡。

  面对旧楚大地,世人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

  从“楚虽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变成了“开国之所基趾”。这一转变是什么意思以宗悫的智慧自然能看得出来。

  这点能看出来,再进一步是什么意思宗悫自然能明白。

  “天子不是在问楚国,而是在问胡人啊!”

  想到这,宗悫脸上也有些不自然。

  他是南阳人。

  南阳是荆州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又是膏腴之地,资源丰富。这里在乱世当中可想而知会经历怎样的战乱。

  事实上南阳回归汉人王朝统治的日子并没有多长,所以在南阳这种地方的百姓早就学会了如何与胡人正确相处。

  全部打杀?

  肯定不行!

  宗悫清晰的记得自己还是孩童时隔壁有一个村子极为仇视胡人,每逢有胡人路过都会诱骗其到村中杀害。

  后来事情败露,这个村子被夷为平地。

  然后大家更仇视胡人,又有村子袭杀胡人,胡人又来屠村,又有村子……

  任其欺压?

  那更不行!

  胡人就和野兽一样,一旦你放下保护自己的武器,也就失去了最后能让对方忌惮的东西,接下来只能等待对方更为凶残的欺凌。

  那南阳当地的百姓是怎么过的?

  宗悫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的在试卷顶部写上三个大字——

  《治胡策》。

  “胡人狡诈凶残却又欺软怕硬,而今之计唯有恩威并施。”

  “……”

  宗悫的笔尖越动越快,再不复之前回答医术题目时的晦涩,反而是越写越顺畅,胸中计策全都跃然纸上。

  胡人,不可信,但亦不可杀。

  以武止戈,以文教化!

  如此,可为万全之策也!

  “叮铃铃!叮铃铃!”

  两个时辰的作答时间完毕,宗悫也怅然若失的落下最后一个字。

  “此为宗悫心中所言,只是不知是否能合天子之意……”

  但笔落无悔,在历经一个多月的紧闭苦学,宗悫终于是能外出畅享金陵繁华,故此也就将答过的题目都扔在一边,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医者朋友一同前往秦淮河岸游玩。

  这些医者的卷子则被收往吏部,由吏部批阅。

  仅仅千来份卷子,前面的医术题目都有标准答案,所以阅起来都是十分迅速。

  不过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