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9章 吃错瓜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五虎……”

  刘义真翻看着手中的汇报,纸上从安颉第一天到国子监后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有记载,甚至连他们的对话都被记载清清楚楚。

  “安颉确实有良将之风。”

  看安颉不为薛安都挑衅所动,刘义真对安颉的评价高了一个档次,知道不是所有的胡人都是那般易怒。

  “修筑城邦吗?

  看到安颉提出的方案,刘义真眉毛轻轻一挑。

  这倒是个不错的注意。

  要是未来真的能在漠南修筑大量的城邦……

  不!哪怕只有一两个,都足以控制地广辽阔的漠南,从此解决北方的隐患。

  只是……

  困难重重啊。

  汉人城邦的修建是因为农耕文明的高度发达,使精耕细作变的普及,让华夏之民可以不用和先王那般刀耕火种后就迁移到别的地方。

  说到底,就是不缺粮食!

  如果待在一個地方不缺粮食,那相应的,人口、经济、文化都会慢慢的发展起来。

  问题是在漠南那种地方……

  压根不适合耕种!

  想要在那里修筑城邦,就需要国家将南方的粮食运往漠南,不断给漠南输血。

  这种极其不稳定的生存模式导致了就算能在漠南建起城邦,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

  河套平原,就是农耕文明能持续发展的最远距离。

  历代王朝控制北方,都是以河套平原为中心,辐射北方。

  “但这建议也不是一无是处。”

  在漠南修建城邦不太可能,但是河套平原却是可以的。

  刘义真自己都亲自见过那座古老的云中城,自然知道云中城的战略价值。

  “长城不可让胡人进入,但这河套平原之外却是能让他们栖息……”

  “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还未被发明的青储!”

  想了想,刘义真带人悄悄来到长安城郊,前来寻觅待在这的宅男。

  陶渊明!

  如今的陶渊明似乎更加痴迷种地,手中的两个课题——研究杂交水稻和研究棉花的本土化,都被他齐头并进的进行着。

  天子亦是很大方,直接将长安城南方一块寸土寸金的田地送给陶渊明让他在那里研究。

  许是研究的入迷,陶渊明并未发现天子的到来,依旧是躬耕于田亩之间,忘乎于天地之外。

  刘义真也没打扰陶渊明,就看他远远的在那耕耘。

  “陶公,过来歇息会吧!我给你熬了解乏的药汤。”

  在田地不远处的一处草棚,居然是有一位妇人的声音。

  “咦?”

  陶渊明的妻子早已去世,后来去做了隐士一个人放纵惯了,也没有续弦的打算。难不成如今居然是有了桃花?

  刘义真一脸坏笑,想看看是哪家的女子居然是看上了陶渊明这么个老头。

  只见草棚中的妇人身穿麻布,虽看不见面容。但身段也算的上匀称,看样子算不上年老。

  只是不知为何,刘义真看那身影总有种熟悉感……

  陶渊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