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六章 各异_太玄仙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信息一点点的通晓,唐易渐渐明了,之上有一种熟悉的气息在运行,是之气息,是沈奕之气息。

  而后那丝残存的真元迅速消散,他并未获知此功法的具体内容,只是大约感知到其中的运行轨迹,这本就不足为奇,理所当然。因为种种精妙的道韵功法,皆非轻易便可理解,更无可能因这点小小的残余而逆推出整篇。

  任何道韵功法,皆无可能死记硬背便可铭记,即便亲眼目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若是不理解,若是不明悟,亦根本无法掌握,无法记述。

  正如一般,初时唐易虽将其领悟,但那时的他,即便全篇能够了然于心,却无法用任何文字或是言语形容,直至境界慢慢提升,渐渐将此功法融会贯通,形成属于自身之感悟,自身之理解,方能用自身之言语将其完整诠释。

  ……

  唐易本就拥有,这已是大千世界中的无上妙法,最为难得的是,此种功法恰是契合他。

  每个人的心性不同,资质不同以及根骨不同,即便同门之间修习同一种功法,亦有快慢之别,亦有成就之分。功法只是指路,但最后能行进到何种地步,却要看自身的缘法,无论何人之间并不存在相同之道途。

  在此情形下,唐易当然不再需要其它功法,更不会因未能知晓而感到遗憾。就像数字相互加减,他已然掌握一种最快捷的方法,实无必要再寻求别的门径。

  修行中人的寿命相对悠长,但相对悠长的生命中又透着短暂,终其一生所追求大道之途却未必能有结果。

  练气、筑基、还丹……

  这种细致的境界划分,本就意味着大道的坎坷与不易,若是已有安安合适自身之功法,实在不必另辟蹊径修习其它,再者任何功法即便再为相近,也绝对有相互冲突之点,纵然天资聪颖,最后能将其相融相合,可不知要耗费多少时光,多少精力。

  同修几门功法的修士不说绝无仅有,至少是非常罕见,通常是因自身功法普通而被逼无奈,故此才寻一些相近的修习,或许能打破原有桎梏,可达至更高之境界。

  ……

  唐易本就无觊觎的**,更无窥视别家功法的念头,若能感受一番各家真元之差异,就已然很是满足。但他仍旧有些惊奇,惊奇并非是对旁的惊奇,而是在那短短的瞬间,似乎体验到一丝沈奕的感悟,虽然仅仅是一丝,但已然很是磅礴,甚至同为道家一脉,与唐易对大道的体悟却大相径庭。

  观向四周剩下的几缕真元,即便唐易无需触碰感知,也能分别出属于何人之真元,因这些真元之上,凝聚着种种独特的气质,独特的神韵,仿佛将那一位位绝顶人物已然带到唐易面前……

  林立可的高雅,智觉的慈悲,苏展之妖逸……

  佛、道、妖每一点真元,经唐易的逐一触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