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八章 处政与安排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件事并没有发生。

  后来杨士奇因为学问高,但是处理政事的能力不足,不为朱棣所喜。

  不过杨士奇颇受朱高炽的喜欢,经常找他释经讲义,朱棣干脆将能力稍强的黄淮重新召回内阁,把杨士奇打发给了朱高炽。

  如今解缙追随朱瞻基,胡广已经去世,内阁以杨荣为首,黄淮任次辅。

  朱棣第一个接见的大臣是刑部侍郎姚宽,此人以四川巡抚之名,前往四川督抚地方行政。

  如今即将离京,特此来向朱棣辞行。

  巡抚和总督,包括总兵官,都是大明的特遣官职。这些职位一般不会常设,但是级别很高,能督抚一省,甚至跨省的民政大权。

  四川去冬遭遇地震,但是由于蜀道难行,朝廷救济很难进川,所以基本只是靠本地救助。

  但是粮草送不进去,金银和特遣官员还是要派出去,安抚民众。

  这样的接见只是常例,朱瞻基在旁边观看了一番君臣奏对,姚宽就领命出京。

  姚宽去后,朱棣问道:“瞻基对如今朝廷巡抚之制,可有见解?”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民政巡抚,监察巡按,军政按察,此乃督政之制,甚妥。不过入川艰难,皇爷爷也没有想过打通蜀道?”

  朱棣摇了摇头笑道:“历朝历代无不想,却艰难无比。”

  朱瞻基笑道:“孙儿查阅过长江水文,得知湖北入川之段,礁石众多,阻碍船行。如今朝廷火药众多,孙儿在想,是不是能以火药炸开礁石,开拓航道。”

  朱棣眼睛一亮,大喜道:“此乃好主意,待我离京,你可安排工部查探水情,若能打通入川航道,利国利民。”

  朱瞻基应了下来,第二个被接见的是宁羌卫指挥使杜遂。

  自从在江油发现了大量的硝石矿,原本偏安一隅的宁羌卫成了一个重要的中转点。

  从四川挖出来的硝石,通过马帮一直运到陕西境内。然后通过小船沿着汉水而下,一直到丹江换成大船,运抵京城。

  宁羌卫原本只是朝廷为了震慑山夷,如今却担任起了硝石的陆路运输重任。

  那里少数民族众多,道路险阻,民生艰难。如今依靠运输硝石的马帮众多,虽然让宁羌卫赚了不少油水,但是出现的民族矛盾也多了起来。

  杜遂去年因屠杀不顺大明的山夷屡受弹劾,认为他在西南杀戮过甚,不利团结。

  朱棣却不是那种喜欢事事忍让,息事宁人的皇上,他在去冬召了杜遂进京,不仅没有惩罚杜遂,反而嘉赏了一番,大赏宁羌卫。

  如今年已经过完,杜遂要回汉中驻地,也是跟朱棣辞行。

  朱棣接见了杜遂之后,又问朱瞻基。“瞻基以为,这山民到底是该剿还是该抚?”

  朱瞻基心中早有定论,从容应道:“孙儿以为,顺民当抚,逆贼当剿。一手拿刀,一手拿糖。”

  朱棣哈哈笑道:“不愧是我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