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拍卖会的褒贬论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回讲到大家坐车回家,谢董事长问及珍卿的先生。

  珍卿自己是属猪的,真是又怕出名又怕壮。

  对于说出李师父的名号,她心里是很抵触的。

  刚才在东方饭店的时候,那些教授学者们,也要打听她师父是谁。

  平时二不兮兮的杜教授,倒碰巧帮她推挡开了,顺势也撇开了这个话题。

  那些大教授,也是听弦就能知音的,没有再当众继续追问。

  李师父本名叫李松溪,字伯贞,字济时,字栢堂,号梅庵,号蝶庵,号剑庐。

  李师父回到老家睢县之后,更取了好多杂七杂八的名号,不能一一罗列。

  她来海宁以后,更加确定李师父真的是牛人。

  他在各省做了多年的学政、学道,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这是珍卿拜师时就知道的。

  之前娟娟姐给珍卿写信,还跟珍卿惋惜,说李师父有一个弟子,叫个楚应星的。

  那位楚应星师兄,十月的时候被gémìng党政府,新委任为驻欧公使。

  本来这位楚应星师兄,说在奔赴欧洲履职以前,先要回冀州老家探亲的。

  娟娟姐的意思,楚应星师兄探完亲,再南下的时候,就可以到海宁坐船,顺便跟珍卿这个小师妹,好好地认识一下。

  谁知革/命党政府催派甚急,那位楚应星师兄,来不及回冀州探亲。

  人在粤州的楚师兄,自然不可能特意来海宁看珍卿,他直接从港岛坐船往欧洲去了。

  珍卿就没见到这位楚师兄。

  楚师兄是应天政府一派的人物,再加上杜教授讲的那些负面人物,傻子也能猜到,李师父教了不少款头很大的人物。

  珍卿不想做趋炎附势的人。

  而李师父个人才艺也很牛,在诗词文章、书法绘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市面上有很多他写的书。

  李师父人已不在江湖,江湖上还流传着他的传说。

  珍卿也没想借师父的名,为自己捞什么便利。所以从前,她从不提起李师父的名号。

  现在谢董事长在问,珍卿也就先含糊地说

  “一共有两位先生授业,匡成英先生教了八年,学问书法都好,还教我学强身的五禽戏。

  “李梅坡先生学问也好,还做过多年小官,后来成了隐士派,回到家乡以琴书自娱,顺便收了我做学生。”

  坐在前面的吴大哥很奇怪:“做过多年小官,学问也好,怎么收个女学生呢?是你杜家的亲友吗?”

  珍卿心电急转,还是含糊地说:

  “李先生收下我后,曾经说:日暮途穷,收个小徒,以娱晚景。

  “他也不是正经教我,我随着他学书,也天天陪着他玩呢。”

  大家听得都觉好笑,陆三哥听得好玩,捏一下她的耳朵,笑问:

  “你跟个老先生,能有什么好玩的呢?”

  珍卿就慢悠悠地说:

  “那可玩的就太多了:春日踏青赏百花,夏天玩荷钓鱼虾,秋日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