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3、第 263 章_穿到明朝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声:“看这些年轻人已经能为国为民做事,我这老头子在朝里待得倒有些不自在了。罢了,等操持完了这一年,我也该上本乞致仕了。”

  他眼看都七十五了,比起太祖所定的致仕年纪大了近十年,也在大学士任上干了这么久,为天子、朝廷尽了自己的力,这般年纪还不求退,难道还想当一辈子的阁老么?

  他生出退意,叫徐溥也有些在意:“我也只比琼山兄小八岁,眼看着亦该是古稀之年了,又要在阁老位上耽搁多久呢?朝中历历有人,琼山兄先退,我这把老骨头过不几年也要退隐归乡了。”

  与徐溥还差不多年纪的刘首辅不为所动,稳坐钓鱼台。

  不过丘濬归乡后,四位阁老的位子就要空出一个来。虽说三位阁老主政也是内阁的正常配置,可如今刘首辅沉迷养生,也不弹劾人了、也不问事了,两位阁老支应上下就有些吃力。如今又不是成化年间朝廷上下喑然无声,纸糊三阁老就能应付过去的时候,弘治天子是难得的勤谨之君,得提拔个年轻人入阁。

  徐刘两位从翰林学士干上来的阁老,同时提出了一个名字:

  李东阳。

  在翰林养望多年,通晓政务、文冠一朝,又有国士之心,成化年间能不惜身命弹劾太监与万贵妃——

  部院中哪里还有比他更合适入阁的?

  丘阁老也素与李东阳相善,没少一起喝酒作诗,家里还留着两首东阳醉后的题壁诗,对他的志胸志向了解甚深。听到两位阁老的提名之后,也默默承认了。

  三人达成默契,又看向首辅刘吉——唯一可能、也反对得了这安排的,唯有刘阁老。

  然而刘阁老这回竟一变之前的风格,既不压也不拖,比众人都积极地安排:“且先将东阳升作侍读学士,兼礼部侍郎!进了礼部才好入阁,光兼个太常少卿,资历还不足。”

  部堂官要升迁,还要经吏部会推,此事便推到了吏部尚书耿裕手中。李东阳那吏部右侍就是为了入阁加的衔,不管实务,倒不用很议,只要添上几个人选陪议侍读学士就是了。六部堂官很快举行廷推,弘治天子轻轻批了个“准”字,便把李东阳推上了侍读学士之位,不管翰林院事,专司天子诰敕。

  丘濬后又请他到家喝酒,握着他的手说:“我将致仕回乡,西涯将继我之后入阁,要好好做,不可负我。”

  李东阳又感伤又激动,叹道:“琼山公竟要致仕……这内阁里该致仕的实另有人。”

  丘濬看着杯中清酒,微微点头:“其实我也想给你、给后头年轻人留下个众正盈朝的时局。”

  他转身便上奏天子,言皇太子聪慧异常,既正储位,宜早束发加冠,选良师教导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