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8章 尾声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朝这边,苏则因此取代致仕的老贾诩,成为晋朝第二任右丞相。丝绸之路无比繁华,成为商业、文化、科技交流的人类璀璨星河。

  日后,人们讨论公元前后,罗马、汉朝、安息、贵霜、匈奴几大强国的话题,多数将罗马、大汉放在一二。

  但涉及公元200-600年,晋朝、东西罗马、萨珊波斯、匈人等谁更强的时候,萨珊波斯与东西罗马可以争夺第二,而晋朝几乎无争议成为最强。毕竟东西罗马不能稳居萨珊波斯之上,萨珊波斯自认为受益于晋朝而成立、发展和繁荣,不如其强大。

  晋朝这400年,尤其以军事、科技、文化而闻名。

  军事如前所述,科技上推广普及了造纸,刻章、拓印、雕版印刷也先后发展,造船发展迅速开拓海洋航线,火药也略有小成。农学、地理学尤其发达,《齐民要术》、《水经注》引领风骚。

  文化更是群星璀璨,由于团结了部分士族,发展了屯田的教育,所以既有士族的“晋朝玄学”,又有庶民的“大众文化”。

  晋朝也汉唐并称,扭转另一条世界线中最烂朝代,成为华夏为骄傲的一个阶段。

  不过,到了接近公元600年时,当时皇帝年轻继位,面对日渐衰落的屯田,逐渐恶化的土地兼并,以及士族的不满,他多管齐下,大修运河,征发上百万民夫、军队,甚至数次御驾亲征,前往玄菟郡对付统一后三韩的袭扰。

  结果,大士族杨玄感起兵,中心开花断了几十万大军后勤补给,导致晋朝精锐损失惨重。各地士族率先反叛,由于全面恶化农民起义,豪强跨道连郡者不可胜数。

  最后,李世民一统天下,建立唐朝,世界线经过发散,又完成收束。

  历史看似没有改变,但繁荣的晋朝,为后代留下了太多太多,几乎数不胜数。

  这些已是400年后的事情,最后还是回到童远的结局。

  晋朝统一之后的几十年,黄帝、大禹巨像对视的大河两岸,普通百姓丰衣足食,士族可以谈学论道,而最热闹的还属屯民。

  他们可以规划去边疆当兵立功,日后定有大好前途。也可以努力生产,走向种植、畜牧、工矿、纺织、医护、炊事、劳动,让自己和家乡日子越过越好。当然,也有很多选择读书、练舞、学工匠考科举,可以成为官吏。

  童远带着孙权,两人走入一座龙门要塞。

  “仲谋是第一次进入要塞吧?”

  “回陛下,四十多年前,臣在外面仰望,却未能踏入要塞。”

  “哈哈,今日就随朕来。”

  童远带着孙权走入要塞,讲述龙门之战自己的布置,让孙权赞叹不已。

  最后,来到一座新修建的殿堂内,只见此殿名为“三国殿”。

  里面不大,却装饰隆重,放着数尊供人端详的雕像。

  点亮左侧的烛台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