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四民月令_三国之重振北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愿意代表裴家拿一本此书来帮助河东乃至北边的并州发展。”

  童远不在乎这人是否曾经与西凉军敌对,反而想到这位崔寔好像还担任过五原太守,发展农业,击退胡人侵略云云。

  这个人真是值得佩服,看来除了要读他的《四民月令》学习农事,读《论政》了解当前弊病,借鉴政策办法,还要宣传他士族出身,却热衷于安稳百姓,重视边事的事迹。

  于是开心道:“不止《四民月令》,那本《论政》吾也要拜读一番。”

  就这样,裴家献《四民月令》和《论政》,闻喜之行在一行又巡查了董池陂这一水利灌溉工程之后就结束了。

  倒数第二站是安邑,已经来过这里的童远汇合郡太守王邑等人,直奔盐池探查。

  盐池位于安邑城西南十余里处,面积十分广阔,这时称盐池东西有足足七十里长,南北七里之广,接近现代测量的一百三十平方公里。

  相传在尧舜禹时期,夏天就专门打捞采集天然结晶的盐。到了春秋战国,已经是远近闻名。大汉以来,盐池的盐转运四方,成为朝廷的重要战略物资。

  只是到了近十年,此地盐铁官才由地方士族占据,各家靠着它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询问此地代表士族的盐官了解到,现在普遍是通过盐场开畦引水,水干晒成,之后再进行采集,不过盐里面有杂质,味道苦涩。

  如果是经过煎煮,或者过箩除杂的就是皇室、官宦之家吃食的优等盐,味道要好一点,但贵很多。

  童远知晓盐的重要,河东不仅是地理上连接东西南北,而且它的盐铁也是左右时局的利器。目前他是对把控盐池的诸家征税,如果需要完全可以通过新任命盐铁官,进行主导。

  不过现在可能还不是时候,反正从这里低价买过来的盐足够军用,以后再想着用这些物资左右各方吧。

  回到安邑城,休息一晚就去往最后一站汾阴县。傍晚他和耿清带人在这城里逛一逛。

  安邑城有南北两座城门,城东西有两座水门,城门两侧八仗高的汉厥,城墙高六仗、城门上有门楼,城墙四角有角楼、城墙有突出的望楼,女墙上插着大旗,垛口后站着守城的士兵,护城河宽三丈六尺,可谓固然金汤。

  署衙、学宫、仓储、寺庙、店铺、民居、塔、楼、桥梁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一应俱全。主要街道两侧,民宅栉比,店铺林立,商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车水马龙,行人让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秩序井然,一片繁荣景象。与河东胡人烧杀抢掠、兵匪横行成了鲜明的对比。

  童远、耿清等人游览了一番,不得不感叹,这座城真是生气盎然,令人安逸舒适啊。屯田制以外,需要有这些城市的点缀,这样才是真的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