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长安_大唐之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龄相差无几,就一起读书吧,哲威,武义刚来京都你负责照顾”。

  “是,母亲”。

  这时秦王妃来了,长孙氏带着长子李承乾看望平阳长公主,武义三人向王妃行礼,武义不时的偷瞄几眼,肌肤雪白犹如玉质,单唇含笑清雅绝俗。

  两个女人寒暄什么他都没见,直到发现王妃边上的小男孩在瞪着自己。

  不就是多看了几眼吗?小家伙还不乐意了。

  柴哲威拉着他,该走了。

  “这个孩子就是武义?我听王爷说过,很聪明的小孩儿。”

  “就是他,没想到世民还记得。”

  “不知承乾能不能和他们一起读书学习,这孩子有点内向。”说着怜爱的摸摸李承乾的头。

  “到是可以,才六岁会不会太辛苦”。

  “没事,正是读书的时候。”

  唐朝读的书主要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武义四人学的是《诗经》。

  几人都已过了启蒙的阶段,老师是孔颖达,当代大儒。

  四人里李承乾最小,刚到六岁,武义七岁,柴哲威十一岁,柴令武九岁。

  孔颖达捋着胡须看着几个小孩:“你们年纪不同,读书进度也不同,既然都过了启蒙阶段,那么我们就先学诗经,增加你们读书的兴趣。”

  “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诗经·小雅·斯干》”

  “这句话的意思你们谁知道?”

  孔颖达看向武义和李承乾,他们两最小。

  武义把李承乾推起来,李承乾则瞪了武义一眼。

  “学生不知”向孔颖达行礼到。

  目光有看向武义,躲不过去只好站起来到:“兄友弟恭”。

  “不错,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何意?”

  “同仇敌忾,上下一心。”

  “哦?谁交你的,你的启蒙老师是谁?”

  “应该是家父,其他不记得了。”

  “这是为何?”

  李秀宁突然走了出来,小声和孔颖达说了几句,临走前还看了武义一眼。

  孔颖达走后李承乾就不干了,质问武义为什么推他,看着气急败坏的未来太子,谦谦有礼都是装的。

  “给你个表现的机会,你看你还生气了。”

  “用不着,我跟你可不熟。”

  “我也不想认识你,还一起读书,太危险!”

  李承乾疑惑的看着他:“为什么?”别人见到他都非常恭敬,现在他可是中山王。

  “哪来那么多为什么,一个小屁孩就该做小孩儿的事,装什么成熟有礼呀!”

  “你......”指着武义你了好几声,他没想到这家伙敢说自己。

  柴哲威无奈到:“小舅,我们一起去花园走走吧。”原本想让武义收敛点,毕竟是秦王的儿子,结果出口就变了。

  “不去外面太冷,再说陪你们几个小孩有什么好看的。”

  柴令武目瞪口呆的看着武义,这家伙太牛了,中山王都敢教训。

  几个人就在屋里大眼瞪小眼,实在无聊,柴令武提议出去玩,柴哲威刚要反对。

  武义:“出去走走也好,都城你熟,你带路。”

  李承乾看着两个哥哥还有哥哥他舅,他也想出去玩。

  于是前呼后拥的出了公主府,侍卫、丫鬟一群人。

  这就没法玩,武义:“带几个侍卫就行,这么多人怎么玩?”

  没人理他,大部分人都是李承乾的。

  春风楼一听这名字武义就往里走,柴哲威拽着他不撒手,这么多人,根本瞒不住,再说这也不是七岁小孩儿能来的呀。

  李承乾也好奇,但是他可不敢进去,后面几十双眼睛看着呢。

  “我就是看看,又不玩,你紧张什么。”

  柴哲威满脑子黑线,想玩儿你也玩不了。

  柴令武可不管,武义要是进他就跟着,有人顶在前面这事上哪找去。

  最后几人只能找个酒楼吃饭听曲儿。就这回去之后也被教训了一顿,尤其是武义,听说还要去春风楼,李秀宁指着武义警告到:“再让我听说以后就不用出门了。”

  接下来几人都被禁足了,直到第一场雪的降临。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