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3章:开辟_旧事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设计,热热闹闹的忙了起来……

  对于基地的事,大亮略知一二。因为他曾听阿东提起过,大约是类似庄园、农场之类。

  他也早就看好了这片河滩荒地,所以早就准备回来帮忙了……

  不过,面对大亮的热心帮忙,小月婉谢了。

  因为她知道大亮刚刚拿了一块地,正是前期开发的关键时候,她不想让他分心,为了自己的这些事情来回奔波。

  何况,她如今的创业,并不是建造一个庄园那么简单……她还有很多的理念、创意需要去实践。

  这一次,她要自力更生。

  她直接联系了城里的黄毛,从他那里高价请了几个有经验的工人帮忙。

  原来,小月要自己烧砖制瓦,再现传统砖瓦房的建造过程。

  早在自家开春建房的时候,小月就在老瓦房拆迁的过程中,体悟到了一种浓郁的乡愁。

  随着钢筋水泥、现代建筑的无孔不入,瓦的消亡成为这个时代的遗憾——那瓦上的风霜雨雪,那墙外的榆槐成行,是再也找不回的旧日时光……

  不过因为自家瓦房年久失修,已是危房,纵使十分惋惜,也不得不拆建。

  但是,再造几间原汁原味的青砖瓦房,早在那个时候就在小月的脑海里有了想法……

  青瓦铺于房顶,古朴宁静;飞檐居于天地,灵动轻盈——瓦上四季,檐下人生;一角瓦片,指向旧梦。

  在小月看来,瓦房浓缩了乡村传统建筑的精髓,有着民间记忆的丰厚底蕴。

  青瓦上的故乡是情愫,是遥想,是记忆的追寻,是乡愁的味道,也是上玄月基地的田园底色。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这就是小月对基地建筑的初步设想。

  在小月的方案里,一间房,一块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要记录和见证它们的诞生和成长。

  所以,烧砖制瓦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之所以如此大胆,小月也是有底气的,因为父亲林成孝就是之前村里的烧窑师傅,如今捡起旧手艺,指导一下工人,也是小菜一碟。

  林成孝正闲着难受,虽然不理解小月如今怎么费劲要烧窑,但是对女儿的工作全力支持。

  何况能够捡起年轻时的手艺,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追忆和怀念……

  他们找到村外废弃已久的窑洞,窑洞虽然堵满了杂物,但是清理一下还是可以用的。

  于是,拉土,摔泥、脱坯,码架,烧窑,出窑——半个月之后,他们就烧了一窑的青砖灰瓦出来。

  与此同时,父亲又让小月买了几棵老杉木,找老木匠做成房梁,然后,几个工人和父亲一起,很快就盖起了几间精致的小瓦房,又垒起了大院。

  如果不用水泥,水就可以回到土壤里——秉承着这个理念,基地的每一条路也是精心设计的。

  他们从河里捞起石子,一堆堆的累积起来,铺设出一道道石头小路……

  同时,王峰也给基地里送来了各色苗圃,算是这个基地注入的第一批绿色和生机……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每一步都很艰辛,但总算都挺过来了。

  不过,在小月的方案里,河道整改是环境建设里十分重要的一环,但这是个大问题,需要多方协调,非一力可为。

  如今她分身无术,各方条件也不成熟,出师无名之下,没有部门会支持这些投入大,见效慢的工程……

  所以小月只能暂时整治基地门前的一段河道,清淤,引流,慢慢恢复河清水荡……

  这些过程,阿金都全程拍摄记录……

  而在筹建基地的同时,小月还在持续经营公众号,每晚写文到深夜。

  就这样,小月每天忙到浑身酸困,倒头就睡。她很少失眠,很少忧伤,每天和阿金忙忙碌碌,一点点践行着自己的想法,迎接着一个接一个的挑战……

  她喜欢这种忙碌充实的日子——因为对她而言,这半生半途而废的事情太多,她再也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件事情……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