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四章风暴来临(第八更)_重生科技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表,‘悟空’卫星在轨运行的前530天共采集了约28亿颗高能宇宙射线,其中包含约150万颗25GeV以上的电子宇宙射线。”

  “所以说,暗物质的存在是确定的,现有的证据非常充足!”细谷裕坚定地说道。

  其他赶过来的暗物质、暗能量领域的学者,纷纷点头,给予细谷裕巨大的坚持。

  “刚刚你都说了,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到,你也说了是膨胀宇宙论,也就是暗物质、暗能量都是基于一种假设,如同数学猜想一般,因此它并非被证实的。”秦元清对于东瀛人动不动就鞠躬,心中也是无语,自己又还没死,这一三鞠躬,又三鞠躬的,是不是心中在咒自己死。

  实际上,暗物质、暗能量,说到底就是跟数学猜想一样,都是未曾得到证实的,而是提出一种假设来,去解释宇宙观测到的一些现象。

  包括膨胀宇宙论,也是如此,对于宇宙的一些现象,有宇宙学者提出一种假设,宇宙就像人一样,有出生,有成长,有成熟,再到衰老。大到整个宇宙,小到星系、行星,甚至是个体生命,都是如此!

  可是要知道,这都是一些假设,是一些理论,并非严谨的,它只是一种用来解释宇宙观察的现象罢了。

  而地球在整个宇宙,连沧海一粟都谈不上,地球人类就更加渺小了,以如此渺小去看如此浩瀚宇宙,说得那么确切,未免太过自大了!

  就连到了现在,人类也只确认四种基本力,是不是有其他的基本力,都不敢万分确定,这帮暗物质研究学者,就敢拍着胸膛自信十足地说暗物质存在,而且占比多大,多么重要?

  “秦教授,2013年的时候,我们团队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已发现40万个正电子,这些证电子可能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暗物质。阿尔法磁谱仪项目重大成果,该成果有可能证明暗物质确实存在。”一个声音响起。

  谷/span秦元清看过去,正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出生于1936年,1959年获美利坚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1969年测量普通光和有质量的光之间的转变,证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变成矢量介子,他并在这一年成为美利坚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当选美利坚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因此贡献,他获得了洛仑兹奖,以及诺贝尔物理奖。

  与此同时,从1994年他就领导AMS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并在2015年首次发现在太空中有大量高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