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章 回程(二)_东晋之寒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回程(二)

  京口“蒜山”渡口,一个大U字形港湾,临江断矶绝壁,最东面入海口是象山,刚好可抵挡潮水侵袭,横跨宽约四十里的长江,便可直抵江北岸的(邗沟)瓜州渡口。

  邗沟运河过广陵,沟通江淮两线,由吴王夫差所凿,为后世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作为“永嘉南渡”的南迁第三条线路,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通过邗沟至瓜州渡口,渡江至“蒜山”渡口到达京口。

  挂着“萧”字旗帜的两艘大船,一前一后,向西驶离“蒜山”渡口,来时匆匆,届时又是傍晚,视线不佳,这会儿站在船尾遥望东南,可仰观北固山风光。

  与焦山、金山孤悬江中不同,北固山临江而立,由前、中、后三峰组成,自北向南,逶迤盘伏,后峰临江飞峙,山势陡峭,挺拔。

  北固山上多景,《三国演义》上说赤壁大战后,刘备借荆州,与孙吴联姻,便是在北固山上的甘露寺招亲,然多为罗贯中想象而已。

  不过刘备京口一行,与孙权携手共游北固山,确有其事,留下狠石、溜马涧、试剑石等景点,还有那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长江三大名楼”之一的多景楼。

  船离“蒜山”渡口,行至江中心,放眼望去,江天海阔共一线,潮水声势浩荡,一泻千里,两岸无边春色,群山齐头并行,绵延不绝,不禁让人生有人生渺小,宇宙之大之感。

  从青、辽、三吴的大海船,浩浩汤汤,溯江而上,去往建康,千舟百舸,博浪竞流,浪涛呼啸,似是战鼓擂鸣在云间,烟雾海气共潮生,霞光万道三分立,一轮红日东方起。

  不知当年的刘备登上北固山,观此景,可会有这般感受?

  可惜,来时匆匆,去时也匆匆,萧钦之很遗憾没登北固山,就被担惊受怕的族长拽走了,不免叹息一声。

  “钦之,过来。”族长兴致颇高,朝着船尾正在无限感慨的萧钦之招呼。

  来时,族长与六叔坐前船,归来时,采购的货物多,因此同行首船,萧钦之回首,见两人在下棋,不免牢骚一声,两个臭棋篓子,有个什么好下的。

  “泡茶。”族长随口吩咐,却是凝视棋盘,手捏黑子,祭出了新学的点三三定式。

  六叔这几日脚不着地的忙着采购货物,未注意最新局势,此时不禁皱起了眉头,手中的白子久久无法落下,迟疑道:“二哥,你这是什么招式?”

  族长捋着胡须,得意道:“你这几日不在,不怨你。我看着钦之与人对弈,有感而发。”

  萧钦之掰了一块茶膏,闻言瞥了一眼棋局,顿时震惊了,四个角,四个点三三,这就是族长观棋有感,而自主创新的流氓下法。

  棋盘共计四个角,点三三守角,易守难攻,族长趁人不备,先期占了四个,六叔还下个球啊,直接弃子投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