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2章 武德九年来了_大唐皇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纸一样,听从你这个上海县令的安排。

  朕相信上海很快就能发展起来的。”

  李承宗显然是想要把上海县当成是一个改革的试验地。

  大唐很大,要是步子走的太快,很容易出事的。

  但是让刘仁轨这个弟子出面搞一个县的改革,危险就非常小了。

  “师父,徒儿明白了,但是民部现在也是一穷二白,上海那边更是什么都没有。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徒儿哪怕是再有本事,去到那里也没有办法发挥出来吧?”

  刘仁轨也很是鸡贼。

  关键时刻,自然是想要多搞一点资源过去。

  要不然迟迟做不出成绩出来,他就难看了。

  “这个事情很简单,朝廷现在不缺盐巴,你去上海之后,先组织渔民把捕鱼业发展起来,特别是鲸鱼,如果你能让人捕捉到大量的鲸鱼,那么上海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商人下南洋。东西两市里头的各种香料的价格,你都是很清楚的。

  如果能够大量的将大唐的货物运输到南洋,然后再换回来一船船的香料,那么上海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富裕的地方。”

  为了上海的发展,李承宗也算是在全力的给刘仁轨支招了。

  毕竟刘仁轨是李承宗的弟子这个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

  一旦刘仁轨去到上海县担任县令,朝中肯定会有无数的眼光盯着他的。

  “师父,那徒儿就先去安排安排,然后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再来请教您。”

  李承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仁轨自然不会那么不识趣了。

  ……

  “郑兄,你这刚刚回到长安城,就要再次下江南,莫非是得到了什么新的消息?”

  王文明跟郑海东是老熟人了。

  当初突厥人入侵的时候,他们都躲得远远的。

  听到突厥人被打退之后,才重新回到长安城。

  没想到回来之后,很多事情变了。

  “朝廷新设了上海县,这个事情你应该听说了吧?”

  “听说了,陛下还让刘仁轨去担任上海县的县令。好多人都觉得这个刘仁轨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情了,要不然陛下怎么会把他发配去一个新成立的县衙当县令呢。”

  王文明这话,应该是代表了一批人的看法。

  毕竟作为天子门生,不说六部尚书,但是一个六部侍郎的位置,刘仁轨是绝对可以担任的。

  可是现在却是没有。

  哪怕是上海县的级别比较高,也不是六部侍郎可以比较的。

  至少现在的百官,是这么认为的。

  毕竟,他们谁也不知道上海县的前途到底有多广阔。

  “你觉得如果刘仁轨真的做错了什么事情的话,陛下会那么大费周章的去专门成立一个县去安置他吗?完全没有必要啊。”

  郑海东这么一说,王文明愣了一下。

  好像是很有道理啊。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内情?

  “郑兄,您就不要卖关子了,赶紧给兄弟为解解惑吧。”

  “我听说朝廷接下来要重点支持上海县的发展,不仅将作监会在那里修建一座巨大的造船作坊,还会在那里大力发展捕鱼业和海贸业。

  大唐钱庄和国税总局都会在那里开设分支机构的。”

  郑海东倒是没有对王文明隐瞒什么。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这些消息迟早都是知道的。

  两个人很快就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了起来,然后有了新的决定。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