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5章 果然得用“山”来形容_大唐皇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白银,那么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到时候让更多的人手分布开来,确认是不是各处都有矿石,基本上就能确定矿区的范围了。

  与此同时,也要让人往地下面开挖,看看这个矿层的厚度到底有多厚。

  这要是只有一两尺的厚度,那就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

  但是想一想“银山”的说法,他们又充满了信心。

  ……

  “王管事,我觉得应该要尽快安排船只去难波津,把那里的人手都调配过来。

  与此同时,要立马安排人员回大唐,抽调一批护卫和更多的设备过来。”

  经过了三四天的确认,李三光已经被不断刷新自己认知的发现跟惊呆了。

  之前没发现还好,现在发现之后,居然才知道方圆十几里都是矿区。

  也不知道为何之前就一直没有找到。

  除此之外,最让人惊喜的是这个矿区的矿层的厚度,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搞清楚。

  大家已经往地底下开挖了好几仗的深度了,但是银矿的品质不仅没有下降,似乎还有变好的情况。

  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了。

  “嗯,我已经在安排了。现在我们把矿区的分工调整一下,那些倭国人只能负责最基础的挖矿工作,所有的冶炼相关的事情,都由我们自己人负责。

  最好就是让倭国人连自己开挖的是银矿都不知道,这样子的话他们就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王玄策虽然知道倭国人对于大唐非常崇拜,个个都为能够给大唐干活而感到骄傲。

  但是他也害怕这帮人见钱眼开。

  毕竟眼前的这个银矿,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惊讶了。

  哪怕是整个石见国,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财富。

  这对于天天过着苦哈哈的日子的倭国人来说,诱惑力可不是一点点。

   “这个主意不错,让倭国人做最基本的苦力活,也能把我们自己的人给解放出来。

  等到我们难波津的人手过来之后,也可以让他们顺便招募一批倭国人过来。

  到时候不同地方的几波倭国人按照不同的分工,也可以让他们之间形成竞争和产生一些矛盾。

  这对于我们掌控这座矿山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李三光虽然只是一个匠人。

  但是长期在各个矿区转悠,对于许多事情也是很有心得的。

  “是啊,这石见银山的开采,完全依靠我们自己是不行的。

  但是完全依靠倭国人,也没有办法让人放心。

  如何更好的利用倭国人把银矿开采出来,又能让他们乖乖的听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按照现在的规模测算,要最大限度的把这座银矿开采出来,至少是需要数万名矿工。

  而这么多矿工,我们要管理,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事情。”

  “长安城那边应该有很多精通处理类似问题的人员,毕竟军中需要管理的人员更多。

  我们只要把消息上报上去,把这里的情况说清楚了,皇长孙那边自然就会安排妥当。

  关键是我们还是要尽快的把白银生产出来。

  长安城那边铸造的各种银币,现在非常的受欢迎,很多富贵人家都喜欢囤积银币呢。”

  李三光这么一说,王玄策也是很无语。

  李承宗搞出银币出来,本来是为了缓解大唐的用钱慌,以及提高交易的便利性。

  但是因为银币制作的太过精美,反倒是导致银币的流通量不是很高。

  要破解这个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铸造更多的银币出来。

  市面上有足够多的银币了,大家囤积银币的热情应该就会下降一下。

  或者到时候银币的数量足够多了,哪怕是你们去囤积也没有关系。

  除了石见银山,指不定还会有其他的银山呢。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