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稿费_大唐皇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渭水周刊》算是大唐版的学术周刊。

  正常来说,这样子的杂志,销量是非常有限的。

  但是架不住这个学术周刊,现在是大唐唯一的周刊。

  任何想要在技术上有所成就的人,都不可能忽略它的存在。

  最关键的是阎立本把它跟许多人的升职加薪联系在了一起,这么一来,大家的积极性自然就更加高了。

  你想要在《渭水周刊》上面发表文章,那么你首先得知道这种文章是怎么写吧?

  没有老师教你的情况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模仿了。

  别人怎么写的,我依葫芦画瓢就是了。

  不管是哪一个行业的论文,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这么一来,虽然《渭水周刊》是第一次退出。

  但是第一期的销量,却是快速的突破了一万本。

  别觉得这个数量很低,放在后世完全没有人看得起。

  但是你要知道这里是大唐。

  不说一本《渭水周刊》的售价就要一百文钱,相当于许多匠人一个月的工钱。

  单单这个年代的识字率,就是一个大问题。

  能够卖出去一万本,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再说了,现在只是在长安城这里做了推广。

  其他地方迟早也是会受到《渭水周刊》的影响。

  到时候第一期的销量也还是会不断地增加。

  甚至今后突破两万、三万,甚至更多的销量也不是不可能。

  “阎总编,我们的杂志销售额达到了一千贯,这笔钱扣除了印刷成本和销售成本,差不多还有五百贯的利润,这个钱要怎么分配呢?”

  王宝钢在《渭水周刊》里面主要是负责审核稿件的。

  对于这本凝聚了自己大量心血的周刊,他自然也是非常关注的。

  作为周刊的高层之一,自然也要关心一下这些钱财怎么使用了。

  “陛下对《渭水周刊》并没有盈利的要求,如今第一期就挣了几百贯钱,自然就是要想办法把钱财花出去了。

  那些刊登了文章的作者,都可以按照文章的篇幅和重要性等指标,领取一定的稿费。”

  发稿费,这是阎立本之前就已经从李承宗那边得到了指导的一个事情。

  要想让大家进一步的提高对《渭水周刊》的热情,名利两个字,显然是最好的办法。

  名这个东西,只要顺利发表了,自然也就有进一步的机会提高。

  至于利益,最直接的就是稿费了。

  特别是对于一些家中条件谈不上很好的匠人或者是匠人子弟,写了稿子之后,可以领取稿费,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和努力的事情。

  甚至单单为了稿费,很多人都会拼命的去努力,去写论文,去做实验。

  “自古以来,就没有出书之后还给写文章的人发钱的道理哦。按理来说,我们没有收他们的钱财已经不错了呢。”

  王宝钢这个观点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现在的年代,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要不你我都只是臣子,陛下是陛下呢。

  这稿费背后带来的影响,可不是简单的一点钱财那么简单。

  要不然能够写出这样子高质量的文章的人,会缺那一点点钱财吗?”

  阎立本地位比王宝钢要高,所以说话也是很不客气的。

  艾迪:缺的,我很缺的。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