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4章 又是丰收的一年_大唐皇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播种、除草还是打稻谷,都是需要考虑提高效率。

  除此之外,辽东道的耕牛数量一定要得到保证,别到时候土地是种了很多,但是亩产却是很低。”

  没有谁比李承宗更加清楚辽东道的粮食种植潜力有多大。

  运作的好的话,单单一个辽东道就可以满足整个大唐百姓的粮食需求了。

  “陛下,这方面我们一定会注意的。另外,这段时间蒸汽机相关的各种设备的发展非常的快,我们也在考虑有没有可能把蒸汽机跟自动化的农具相结合,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粮食种植的效率。

  这方面,民部准备专门拿出一部分的资金跟渭水书院和一些作坊合作,专门开发一些新式的农具出来。”

  耳濡目染之下,马周也觉得蒸汽机的潜力可以继续挖掘。

  作为一种全新的动力,许多场合显然都是有它发威的机会。

  “优先考虑耕地方面的机器如何运用蒸汽机,毕竟使用了蒸汽机的设备肯定是比较笨重,用来耕地的话,顾虑就可以少很多。

  要不然得话这样子的设备很可能把地里面的庄稼给搞坏了。”

  李承宗自然是知道后世各种各样的农用器具。

  但是他没有办法直接跟大家说了。

  说了大家也没有办法直接生产出来。

  只能是指出一个大的方向,然后让下面的人一步一步的去努力了。

  这个过程,注定是比较痛苦的。

  ……

  陇右道刘家村。

  刘大郎和刘二郎几个推着板车,上面装满了土豆。

  当初在蓝田县的时候,他们觉得自从记事起,自己就没有哪一年是吃饱了肚子的。

  但是自从他们来到了陇右道之后,新的刘家村的情况比之前大家想象中的都还要好了几分。

  “大哥,今年的土豆,我们卖掉了八成之后,剩下的还够我们自己吃。

  到时候可以去镇子里头买几匹棉布和羊毛线,等到冬天的时候正好用得上。”

  刘二郎用力的推着板车。

  那发达的肱二头肌,说明这段时间的伙食还是不错的。

  “可惜的就是土豆的价格没有当初那么贵了,要不然我们就真的发大财了。”

  刘大郎有点遗憾的说了一句。

  当初来陇右道的时候,他们村里里的人也是里里外外的讨论了不知道多少次。

  对于来到陇右道之后的生活,他们之前也是设想过的。

  不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生活居然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大哥,听说镇子里今年来了不少青海城那边过来的葡萄酒,到时候你买上几瓶我们好好的品尝一下呗。辛苦了一年,总是得好好的享受一把。”

  刘二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可幻想。

  他倒是不怕累。

  但是他也不希望日子过的那么枯燥。

  “我们分配到的土地还有不少都没有开发出来耕种,完全荒废在那里,实在是太浪费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