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章【让世界哀悼!】_我直接人生重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局麻药,目前正在动物实验阶段,对实验后的麻醉,导师有丰富的经验。

  科研是艰苦的工作,尤其是一些基础科研,非常艰苦,又苦又累,还没有钱,自然没人愿意去干。

  但是基础性的科研,又是最重要的,就像建筑的地基,没有牢固的地基,楼房建设得再漂亮也是徒劳。

  四十只猴子,做完手术,植入外固定架,术后每天对外固定架进行调整,哪几颗螺丝,一天旋转几次,一次旋转多少刻度,必须一丝不苟。

  这还不够,定期还要给猴子拍X光片,做MRI,做CT,分析这些影像资料,取一些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进行组织胚胎学分析,对外固定架固定针的牢固程度进行动态观察,如果中途出现问题,对问题进行记录分析。

  这些工作,将由协和派去的博士们完成,他们拥有良好的科研素养。

  病人麻醉苏醒,回到病房,虽然全身到处是纱布,但是纱布下面已经没有那些隆起的疙瘩。

  如果一切顺利,十四天后,他可以戴上假肢训练行走能力。

  回到病房,杨平没什么事,将桂林发来的猴子影像图片调出来阅读,协和在桂林的实验室设备齐全,这些影像图片的质量非常高,全脊柱的正侧位X片,CT三维重建、MRI各种截面,拍摄非常标准。

  为了获得最佳的影像图片,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想了很多办法,他们设计了可透X线的固定架,将猴子固定在架子上,然后进行检查。

  这些小家伙可不会规规矩矩地让你进行检查,即使固定在架子上,有些图片,也需要投照很多次才能获得。

  “你说这猴子的X片,跟小孩的还真的很像?”

  “达尔文不是说人是猿进化来的。”

  “你看,几个生理弯曲不太明显?”

  “是呀,怎么生理弯曲不太明显。”

  张林和小五也围在旁边看。

  “这里的影像资料,不仅有我们实验的40只猴子,还有很多以前他们的实验猴资料,脊柱的生理弯曲是人直立行走后形成的,猴子虽然可以短暂直立,但是大多数时间是四肢爬行,所以脊柱没有典型的人类生理弯曲。”杨平解释给他们听。

  矫形专家秦泗河教授曾经就有论文,从进化论的角度,分析畸形的形成和矫正。

  “你说猴子会不会有腰椎间盘突出?”张林问小五。

  徐志良对张林的问题很意外:“你是歪打---正着---吧,今天---怎么---提出---了---如此有深度。”

  不是天天面对墙壁演讲,现在怎么又结巴了?

  张林敢怒不敢言。

  “你看,这些是老年猴子的脊柱MRI,看看,人类最下面的三个椎间盘,是退变最快的,到了老年,肯定脱水,呈现低信号,但是猴子好像没有这个问题。”杨平又调出一些资料给他看。

  “所以嘛---你这问题---要不是----歪打正着,我都要叫你一声张老师。”徐志良是真心觉得这个问题有深度。

  “要不,我们的拉钩专著完成后,下一个课题研究猴子和人类腰椎间盘退化的差异?”小五提议。

  “其实,如果从进化论来看,人类的椎间盘就是次品,它还没来得及进化好,以适应人类的直立行走,所以容易出问题。”宋子墨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杨平部分同意这个观点:“退变是不可抗拒的,人体运动系统的退变,总是从应力集中的部位开始,比如下腰椎、膝关节,都是应力集中的部位,解剖与功能相适应,可偏偏这几个地方解剖上没有得到加强。”

  要解决医学上的临床问题,必须从基础开始思考。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